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4-04-05 14:19:02 来源:网友投稿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五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
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
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
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
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
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收集不够齐全;
二是整理不规范;
三是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

(六)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5镇3乡虽然全部按要求统一安装了“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处于文书档案目录的录入阶段,部分档案人员对“南天”软件的操作还够熟练。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距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村委会一级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几乎所有为零。此外,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七)撤并乡镇档案迟迟未接收进馆。撤并乡镇档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约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接收进县档案馆,难以确保齐全、完整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加强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省委农办、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级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一)完善机制,统筹规划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县档案行政部门要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县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要制定和出台《**县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县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二)加强协作,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发展。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新修订的《**省档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和计划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强调切实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二是在下达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划、计划和任务时,强调将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
三是在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同步检查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
四是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健全机制,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档案工作列入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
二是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了解本乡镇档案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落实责任,积极协调理顺关系,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
三是要创造条件,为乡镇档案室建设、村委会(社区)档案室建设解决好经费、库房、设施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
四是要保持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履行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职能,做好对乡镇机关、基层站所、村委会(社区)档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五是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以服务为宗旨,依托乡镇综合档案室积极开展档案咨询、利用等服务,为农民查阅利用档案提供方便,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四)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建档升星级工作。村委会(社区)建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是各村委会(社区)文书要担负起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政村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
二是各村委会(社区)要积极筹措档案工作必须的经费,有条件的要设立档案室,条件好的要建成档案、图书、资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综合档案室,条件有限的至少要有一组档案箱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三是要以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已完成升星级验收的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
还未开展升星级工作的,要按照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升星级验收工作。各村委会(社区)要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村委会换届时,有关人员应进行档案移交,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不得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或销毁。行政村撤销、合并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四是要注重加大农村基层党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时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新要求,以促进发展为主线,围绕强化组织服务能力这个关键,从创新机制、改革体制入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乡镇机构设置,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强化经济发展、强化社会建设、强化基层基础、提升工作效能”的目的,加快建立起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新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基本原则

1、强化服务的原则。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守住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编制人员只减不增、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三条底线。

3、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改革的系统性、稳定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确保积极稳妥推进。

二、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转变职能,建立乡镇政府组织新体制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树立新的行政管理理念,适当调整经济管理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服务型、效率型政府。乡镇工作的主要任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负责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负责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和集体公益事业。今后乡镇工作的重点和机制转换的方向就是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当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设置乡镇党政内设机构,减少领导职数,从严控制乡镇人员规模。乡镇领导职数原则上为5-7名,提倡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是党员的副乡镇长均为党委委员,避免重叠分工。乡镇内部机构设置不搞上下对口,原则上城关镇和建制镇可设3个综合性机构,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含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能),其它乡镇可设1-2个综合性机构: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综合性机构负责人由乡镇党政领导兼任。也可不设机构,只设综合岗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在乡镇现有编制基础上,行政编制再精简10%,事业编制再精简30%。积极探索乡镇人员分流方式,逐步建立合理的人员进入和退出机制。

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职能,放活经营,将经营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公益性事业由财政保障经费,经营性事业强化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场。整合乡镇现有事业站所,将职能重复相近或交叉的乡镇机构合并重组,原则上城关镇和建制镇可设3-4个专业机构,其它乡镇只设2-3个专业机构。也可采取相邻乡镇合并成立服务机构等形式,以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切实发挥作用。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公益机构实行全员聘用制,由区县主管部门与乡镇共同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工薪酬与服务绩效挂钩的绩效工资制。鼓励各区县在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二)理顺关系,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

建立乡镇工作统筹机制。坚持权责对等、明晰职能的原则,从执法主体、投入主体、实施主体等方面,合理划分县乡以及乡镇与部门之间的事权、财权和责权。根据乡镇的职能和工作需要,进一步界定乡镇与区县、乡镇与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权责一致的乡镇工作统筹机制。凡属县级可以完成的行政事务,可以试行以县为主、乡镇协助体制。设在乡镇的职能机构和部门单位除明确为派出机构之外,原则上可以归属乡镇管理。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处理好乡镇辖区管理和村民自治问题,防止事权下移、责任下推。加强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推行村级规范化管理。理顺村党支部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认真落实“双培双带”和“两推一选”工作,实现科教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和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坚持按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办。规范村干部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认真执行市委关于村干部工资报酬的有关规定,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引咎辞职、村委会成员罢免制,实行“两推一公示”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制度,坚持定期审计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村务公开,解决农村热点问题。定期公开村务,实行村民质询会议制度。规范民主理财,创新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建立“村财民理乡代管”财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理财作用。

(三)面向市场,建立服务“三农”新机制

探索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新机制。具体思路是“政府招标出资、公开竞选主体、农民签单认可、县乡共同负责”,即由政府设定服务项目,提供公益事业经费,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公开向具备资质的服务机构招标,择优录取,服务质量的好坏由服务对象“签单”和政府审核认可,逐步形成“政府埋单、农民签单”的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新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可以通过委托服务、定岗招聘服务、派驻人员服务等多种方式,为“三农”提供公益。推行“以钱养事”的办法,由政府购买公益,实行规范的合同管理。要理顺县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事业发展规划,拟定各项服务规范,建立服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与乡镇一起搞好考评工作;
乡镇政府与服务组织签订服务合同,并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服务项目。服务费用必须在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签署意见、有关部门按合同进行绩效考评后才能支付。对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的乡镇,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

创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真正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主体作用。鼓励乡镇专业技术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他们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专业大户或生产性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允许他们通过提供服务获取合法收入。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

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现有的农村信息服务网及涉农部门信息服务网站和有线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的作用,把农村信息服务延伸到乡(镇)、村组、经济实体和专业大户。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实用信息、科技示范、资金、政务服务五大服务联动网络,为农民增收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强化服务,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新机制

认真贯彻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方针,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以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严格界定县乡财政支出范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保障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的正常需要和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积极推进“乡财乡用县管”管理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提高县乡财政自我保障能力。

创新农村公共工程建设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收各类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农村公共工程建设。进一步减少管理环节,简化程序,能交给乡镇组织实施的由乡镇组织实施。按照“谁出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承包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提高建设管理和运营效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支农项目资金的扶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完善财政投入体制,做到一个“漏斗”向下,真正发挥其实际效益。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民办公助、合同承包等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政策,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探索建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继续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积极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全力实施扶贫攻坚整村推进工程,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探索建立政府法律服务与农民自我维权相结合的权益保障机制。

(五)减轻负担,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新机制

认真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严格执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的“一费制”、对公费订阅报刊费用的“限额制”、对涉及加重农民负担案(事)件的“责任追究制”,探索农民负担源头预防措施。加强对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格执行农民负担党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严重违反减负政策、加重农民负担的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严格制止发生新的债务。认真执行中央规定的“约法三章”,各地一律不得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政府在乡村投资兴办项目或工程,除国家明确规定外,不再要求乡村提供配套资金,停止以有偿资金方式扶持农民。建立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按照“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的原则,制定分阶段化解的目标,坚持分类指导,“一债一策”,积极稳妥地化解债务。

(六)改进方法,建立农村工作考核评价新机制

建立与乡镇政府新职责相适应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乡镇所承担的职责,以实绩为取向、民意为根本、效能为重点,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简便易行的考核办法和科学规范的考核程序,突出对乡镇服务“三农”的绩效进行考核,切实把基层干部的精力引到新的职能上来,形成合力,服务三农。认真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取缔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为乡镇工作减压松绑,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扩大乡镇干部“一推两考”(民主推荐、理论考试、组织考察)和直选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两推一选”(党内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试点工作,通过扩大民主,引导竞争,选准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班子。加大对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交流力度,实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加快建立基层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干部驻村制度、记民情日记制度和为民服务等办实事制度,以及乡、村干部定期述职评议制度,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三、切实加强对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组织领导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做好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宣传动员工作,把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围重点、配套政策等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各项措施顺利进行。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调整充实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加强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稳步开展。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这次会议是在我市上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乡镇企业正处在调整、转型、提升新阶段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分析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强化乡镇企业指导服务职能,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首先,我就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乡镇企业工作,为现代农业、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夯实产业基础,讲两点认识和建议。

第一点,乡镇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农为本,贴近农业,服务农民,扎根农村,为现代农业、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贡献。

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新的形势下,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依托农业和农村资源,在农村和小城镇就地就近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这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

近年来,乡镇企业虽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乡镇企业与“三农”的天然联系没有变。

一是从乡镇企业概念看。大家知道,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异军突起”,在80年代后期曾一度占据国民经济的“三分天下”,在1996年出台了《乡镇企业法》。但目前有少数人认为,乡镇企业这个概念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可以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代替了。其实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其问题就是简单地把乡镇企业理解为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而乡镇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已完成了改制,所以得出乡镇企业过时了的结论。大家知道,乡镇企业包括“五个轮子”,是个综合性概念。如果将乡镇企业理解为农村区域内的企业,则作为农村二三产业主体的乡镇企业永远不会过时。

二是从乡镇企业发展历程看。乡镇企业萌芽于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农业合作化以后的农村集体工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要有一个大发展”,社队企业逐步融入我国国民经济格局中。198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号召,社队企业正式改名为乡镇企业,把联办企业、户办企业都包括进去。从演进过程看,从社办工业,到社队企业,再到乡镇集体企业,再到个体户、家庭私营企业和联户企业,再到股份合作制企业,再到现在的农村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形式,乡镇企业脱胎于“三农”,又反过来反哺“三农”,它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三农”的土壤里了。

三是从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特点看。经过近些年的优化和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出现了“一减两增”的好趋势,就是“减少了与城市企业的趋同性,增加了与小城镇产业发育的关联性,增加了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目前,我市乡镇企业正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企业配套业和农村服务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农村市场,与城市产业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乡镇企业直接参与城市企业辐射过来的企业建设,发展相应的产业、产品,从与城市企业平面化竞争向立体式分工转变。这些都促进了乡镇企业与“三农”的关系更加贴近,联系更加紧密。

四是从今后乡镇企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看。长期以来,乡镇企业承担着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艰巨任务,是城乡之间的桥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国乡镇企业共安排了1.4亿左右的农民就业,在当地就业的就占70%以上。从我市情况来看,20__年底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41万人,占当地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我市农村仍有2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每年还会新增近4万人。这些劳动力的就业很大程度要靠发展乡镇企业来解决。因此,在今后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乡镇企业所肩负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既然乡镇企业与“三农”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是非农化,而是要“农业化”,就是要围绕“三农”,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我国一些地方的实践看,农产品加工业这块要比农业大得多。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占全部劳动力的3.8%,而为农业服务的接近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在90左右,我国在45左右(粗加工以上),我市在48左右;
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占80,我国在30左右,我市只有20左右;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我国为1.1:1,我市仅为0.7:1。农产品资源都在农村,乡镇企业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天然优势。今后,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产品竞争力继续增强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要重点发展为农服务的企业。实现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需要面向“三农”的服务业要有大的发展。实际上,面向“三农”的服务业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因此,乡镇企业不仅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民生活的、适合农村特点的连锁配送服务业,还要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各类服务业。特别要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商贸、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和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产业,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形成规模化、有品牌、“叫得响”、带动力强的产品和产业链条。

三要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0__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因此,安排农民就业是乡镇企业以工哺农的主要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大力扶持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创办企业,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业和与规模企业配套的产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创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职工技能培训。

四要重点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为乡镇企业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和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起来了,理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反哺“三农”。要通过直接出钱出物出力等方式,投资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包括修路建桥,兴修

水利,扶贫帮困,助学济困,兴办医院、学校、影视场所等惠及千家万户的公共设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产业基础。

总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就是要高举“农”的旗帜,强化“农”的色彩,突出“农”的特色,拓宽“农”的路子。

第二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乡镇企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乡镇企业发展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__年,我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85.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3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0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近40万人。乡镇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几年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农村几项重大改革进展顺利,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民改善生活和农村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带来的国内需求逐步显现出来。三是党的好政策为乡镇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在指导思想上,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在工作布局上,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发展阶段上,中央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在发展方略上,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在战略目标上,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政策措施上,中央明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连续下发三个1号文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这些都为乡镇企业发展营造了空前良好的氛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从企业自身发展看:一是企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市乡镇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不足5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2.5;
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一些企业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二是企业发展结构不协调、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第二产业及传统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育滞后;
在产品结构上,一般性产品、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少;
在企业结构上,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存在,等等。从企业外部环境看: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导致乡镇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达到一定水平和素质要求的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加,继续低成本扩张较难。二是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正在增加,继续依靠资金、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作支撑、靠扩大外延来拉动这种粗放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三是WTO过渡期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不可逆转,不仅乡镇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国家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后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推进自主创新,着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有条件的乡镇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实现自主创新。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结合,形成联合创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办法,加快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依托国内外市场和资源,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合理利用外资,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并进行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可以到境外投资办企业。

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土地、节约材料;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治理污染项目,发展企业内循环、产业内循环和区域内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要注重劳动保护,加强安全生产,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指导服务,为乡镇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农业部门,特别是乡镇企业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把对乡镇企业的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形成支持乡镇企业、尊重乡镇企业家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努力打造乡镇企业服务平台,构建乡镇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把创新寓于服务之中,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构建“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企业服务三农”的工作机制。

结合这次会议,在这里也强调一下信息统计工作。

乡镇企业信息统计工作既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业务,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是乡镇企业部门的重要职能。只有信息统计搞准了,才能做到情况清、方向明,才能扎实有力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才能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好务,为基层和乡镇企业改革发展服好务。因此,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信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乡镇企业部门必须从大局出发,提高对信息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充实统计工作力量,稳定统计队伍。二是进一步强化对乡镇企业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指标体系,创新调查方法,推进信息统计现代化,使之适应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三是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四是进一步拓展乡镇企业信息统计的服务功能。信息统计工作不能局限于信息的采集和数据的汇总,还要加强统计分析和重点领域的专题研究,主动参与经济指导,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信息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的支持力度。乡镇企业信息统计工作是一项法定性和基础性职能。要加强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投入,将信息统计工作列入年度经费开支计划;
在配备统计工作设备、保障统计工作经费上给予有力支持,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切实提高乡镇企业信息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渠道。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的关键又在于扩大就业。2005年,我市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40.49万人,比上年增长2.12%。在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33.43%;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来自乡镇企业。2005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3.03%。乡镇企业在农业、农村和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贡献越来越大。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我市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独特的社会保障,也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机遇,2005年我市乡镇企业共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0254人,比上年增加了3655人。这是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经验。

以上数据足以说明,乡镇企业不仅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引领我市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同时也体现了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乡镇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承担了反哺农业的义务,通过从农业中分离富余劳动力,减轻了农业产业的就业压力。2005年全市乡镇企业支农建设及补助社会性支出总额2596万元,通过资金支持,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机械装备水平。2000年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有着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91亿元,比增12.35%,尤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实现两年翻一番,年递增40%以上,2005年产值达30.83亿元,比增26.68%。继宁德南阳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后,2005年,我市又有2家乡企获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称号,4家乡企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5家乡企获农业部确定的“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各级龙头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带动能力增大,市场辐射面广,显示出很强的扩张能力。宁德南阳、周宁仙洋洋、福鼎海鸥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增资扩产,规模越做越大。全市已有18个部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3个国家注册商标,25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构建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联结商贸拓市场、联结基地带农户、联结科研出精品的新型产业链带动了农户、基地和关联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发展乡镇企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效配置了农村各种资源,引导农村外部资源向农村倾斜,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激活了县域经济,改变了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单纯依靠农业支撑的格局。近几年我市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推进我市农村工业化进程。各县(市、区)把发展工业集聚区作为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和承接项目载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古田县食用菌加工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00亩,首期计划开发310亩,经严格考核推荐,由农业部授予该县玉田农产品加工区“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这是我市首次获得这一殊荣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福鼎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建立五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带动经济腾飞。该市根据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情况,科学规划五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地处山区的寿宁县则利用寿宁山区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后,交通便捷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仅武曲工业小区两年签约投资总额逾3亿元,完成投资1亿多元。使武曲工业聚集地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规模工业接涌而现,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就有2家,其中在该工业园区落户的宁德市汇通钢业有限公司去年产值达2.25亿元,成了该县重点龙头乡镇企业,标志着寿宁工业园区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乡镇企业通过产业支撑促进了小城镇发展,与小城镇一起接受城市和大工业的辐射和带动,起到沟通城乡、衔接工农的重要作用,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新路子。

回良玉副总理在200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乡镇企业与‘三农’天然的内在联系没有变,对县域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没有变。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总书记也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肯定了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民就业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对现阶段乡镇企业的高度评价,是我们坚定发展乡镇企业的理论依据。当前,乡镇企业仍然是解决我市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依靠力量和主体力量。乡镇企业的道路,就是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一句话,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乡镇企业。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布局,使产业更加兴旺;
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环境更加宜居;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
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落实农村医疗、卫生、扶贫、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使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更加兴旺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推广公司“互联网+共享农业”和土地托管两种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大北汪等乡镇的3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加强对刘营镇、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地下水超采区补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施好3.25万亩粮食绿色高效示范项目,加快乡国家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完善9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0万吨以上。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2.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大蒜”品牌,提升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培育、、、等一批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向高端迈进。支持秋景育苗、航天育苗等育苗场做大做强,年产集约化育苗2.1亿株。支持、、等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食品、维新蔬菜、广兴公司等企业扩大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92万吨,产值21亿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3.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在东部,以豆下乡等村为中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叫响葡萄品牌。在中部,以、、、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千亩优质林果带,带动全区林果产业发展。在西部,以永合会镇、界河店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核桃、苹果、草莓等,实现园林化发展。(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加快紧固件产业上档升级。抓好产业发展提升、技术研发创新、高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培育、市场物流发展、知名品牌打造、搭建服务平台等重点工作,推动紧固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一批行业支撑项目,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入园进区”战略,推进主城区标准件企业、“十里长廊”沿线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标准件园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牵头单位:标发委;
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二)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宜居

1.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3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二是健全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6.1亿元的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确保保洁公司规范高效运行。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2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06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用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行硬化,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适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300亩,村庄绿化率达到35%。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村庄规划、村庄亮化、美丽庭院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
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村创建。以、、刘营三个乡镇为重点,每个乡镇确定4个村作为区级示范村,按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高标准打造。其他13个乡镇,分别确定4个以上成方连片的村作为乡镇示范村,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进行打造,带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3.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东部叶菜基地产业优势,打造周边万亩中小拱棚示范区,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依托古城景区优势,深度挖掘洼人文历史,打造“东街-裴屯-东桥-永北村”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洼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依托太极文化优势,充实完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牵头单位:园区;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

(三)开展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

1.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斗富”不良风气,培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新风。弘扬文明新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两会一约”作用,规范婚丧庆典活动,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等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移风易俗长效常态机制。(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各乡镇)

2.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着力构建区、乡、村三级宣传阵地。强化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合理规划配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文化馆等文艺机构作用,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

3.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为建设重点,以农村精神文明“十个一”(即:一个村民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一批善行功德榜、一套村规民约、一个红白事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或文化礼堂、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新乡贤骨干队伍、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或“五好家庭”评选)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进一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实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实施“文化+”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业、演艺业、乡村旅游业等,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和品牌。加强农业景观、农业庆典、农业主题公园等创意设计,培育一批农事体验型、教育实验型、科技展示型等田园文化综合体,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牵头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四)完善体系建设,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力度,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牵头单位:组织部;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提高村级自治能力。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农村“六有”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形成政府、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自治水平。(牵头单位:组织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各乡镇)

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一委三中心”规范化建设,由村(街)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两委”干部、治安员、网格员为成员,负责做好矛盾纠纷、隐患、社会治安排查化解工作,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牵头单位:政法委;
责任单位:司法局、局、各乡镇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利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团委、妇联、各乡镇)

5.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广泛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创建活动,在60个村建立“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案三查”,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紧紧围绕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牵头单位:政法委;
责任单位:局、公安局、司法局、各乡镇)

(五)坚持民生为本,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抓好永合会、、讲武等3个乡镇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依托“六二一”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校园“网格化”管理,提升农村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统筹配置城乡教学资源,积极向乡村倾斜师资力量,配齐配强乡村教师队伍。(责任单位:教育体育局)

2.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实施六项医改突破,高标准建成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专区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扩充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搞好人才招聘和培养,满足农村医疗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

3.做好扶贫社保工作。认真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推进产业和就业扶贫,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完善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发放低保、五保、孤儿、“两残”等各项救助资金。切实发挥好社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老龄政策,确保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民政局;
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题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队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职中、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0年1月1日-1月10日)。区委召开全区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部门围绕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实际,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限,细化举措,建立台账,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

(二)集中实施阶段(2020年1月11日-11月30日)。区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统筹安排各个项目建设顺序,做到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合力攻坚,保证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由农办牵头组织,对照上级考核办法,对区直部门和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放慢,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三农”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建立一支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搞好部门联动。区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农办要发挥牵总协调工作。住建、农业农村、交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教育、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其他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推荐访问:乡镇 工作要点 农村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五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精选5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