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12篇)

时间:2022-12-21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12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民法典专题讲座观后感心得20222022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于5月28日胜利闭幕,在会上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12篇),供大家参考。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12篇)

篇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民法典专题讲座观后感心得20222022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于5月28日胜利闭幕,在会上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成为近期百姓最热议的话题之一。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法”到“典”,一字之差,意义重大,一字之变,跃升的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象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许多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都作了回应,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这将大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付出,达到国家治理强制约束与规范自律相结合的目标。

  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筑牢根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作为一名纪检系统的退休干部、老党员,我要以身作则,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同时要发挥好老干部的影响力,加大对民法典的宣传力度,确保民法典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国家情怀今犹在,繁花似锦向未来!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守正善为,砥砺奋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优秀的中国老人,真正做到“人老赤子之心不老,人老革命志气不老,人老奉献精神不老”!

  合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一天之内,时时都在面临着和他人签合同的场景。例如买东西那就会面临一个买卖合同,搭乘公交车就是一个运输合同,租房子住就会面临一个租赁合同,向他人借款就形成一个借款合同等等。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整个《民法典》,“准合同”这一法律术语,仅在《民法典》目录及分编条目出现两次,具体的法律条文中都直接使用了准合同的两个子概念,即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第一款,扩大了无因管理人的债权请求权益范围,包括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所规定的“因管理实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还包括因管理实务受到的损失(适当补偿原则);该条第二款对“非善意”的无因管理人的权利做了限制: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该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管理人不享有相应债权。

  《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一定能够正确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谈起民法典,勾起了我遥远的记忆,早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我在华东政法大学,当时叫华东政法学院,读本科的时候,大一至大三学习了民法总则、人身权法、合同法、债权法、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法等十几二十个课时的民事法律。可以选择的老师有好几个,由于当时我选择的授课老师是德国的博士毕业,他课上不讲课本,不讲我国当时现行各种民法法条,只讲当时正在编纂过程中的《民法典草案》,同时对照德国民法典比较分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对司法考试和期末考试没有用处,但是向我们灌输了源自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法治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

  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2022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2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开始着手第一步民法总则制定工作。2022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

  2022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2022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2022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

  2022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多年来,以梁慧星等法学专家为首的团队一直在为编纂民法典工作着,可以说,中国民法典的正式颁布,圆了多少代法学学者、法学专家的梦,这其中也包括我大学本科的老师。

  首先要说一点,纵观历史,每一部民法典的出台,都承载着决策者或者当权者巨大的政治抱负。其次,民法典中蕴含或体现的思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涉及面广而深。拿破仑法典倡导的“自由”、“博爱”无疑对社会的变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拿破仑政治与军事上的作用或者影响,远不如一部拿破仑法典。再次,民法典作为基础性、体系化的法典,体现民法的基本精神;作为其他民事单行法的上位法,引领所有民事法律的发展方向。最后,民法典是对我国民法的一次全面梳理,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删除、修改现行法律中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规定,补充适应新形势的相应规定,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另外,民法典将是开放的一部法典,也会为将来的新发展新情况预留一定的空间。

  2022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从“法律”到“法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历时66年的编纂,经过几代法律人的努力得来的宝贵成果。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典是新中国首部民法典,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规范,民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一些特殊的民事行为中往往会牵扯到多部法律,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或出现各部法律之间的适用重叠,或出现超出了单行民法调整的范围而造成管辖空白的情况,从而给立法、司法、普法、守法造成困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在社会各项基础都基本健全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将民事行为规则系统化、体系化,同时切实解决民法内部的和谐问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民法典》的诞生,可以说既是势在必行,也是水到渠成。

  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除了内容丰富、涉猎范围广,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从法条之后所体现出的深刻的立法指导思想。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民法典的出台,就是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法制保障,更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

  此次通过的《民法典》由7编加附则共84章、共1260个条文构成。第一编为总则,之后依次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民法典》并不是全新编纂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多部单行法的集合,而是综合新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区别于《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等单行法,有针对性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去粗取精,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规范。这七编把民生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在一部法律之下,从小到老百姓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综合治理,提供了完整的法律指引。

  在各分编中,值得关注的重大创新和亮点要属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民法典》总则编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较于1986年《民法通则》所表述“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此次民法典首次把“人身关系”置于“财产关系”之前,弥补了传统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也体现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根本要求。

  《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编共六章五十一条,涵盖了从全面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个人信息防火墙等社会热点问题,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突出细化了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所拥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各项权利,加强了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有关的人格利益的保障,从法律层面对人格权利和利益进行了肯定和保障,为进一步深化人格权的保护奠定了请求权的法律基础。除此以外,《民法典》还实现了多处制度创新,包括规定了“自甘风险”规则

  以及“自助行为”规则、完善了网络侵权责任制度、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等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内容。

  “徒法不足以自行”。一部好的法律,不仅仅是看法条的科学性和周延性,更多的是看实际运行效果。良法善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以法律的视角审视社会活动,固守法律底线。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一部这样的《民法典》,让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给社会生活提供权利和义务的规范,用法治构筑稳稳的幸福。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四大检察工作中,不仅是民事检察,其他各项检察业务都要结合《民法典》承载的法治精神、基本原则、具体条款,深入贯彻研究,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深入发展。

  

  

篇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制定机关公布日期施行日期

  文号主题类别效力等级时效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22.03.112022.03.11

  选举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现行有效

  正文: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决定如下:

  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人。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根据人口数计算确定的名额数、相同的地区基本名额数和其他应选名额数构成。(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约每70万人分配1名;(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分配地区基本名额数8名;(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应选名额数,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另行分配。三、香港特别行政区应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6名,澳门特别行政区应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名,代表产生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行规定。

  四、台湾省暂时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3名,由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台湾省籍同胞中选出。代表产生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依法应选的其余名额予以保留。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78名。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七、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应选归侨代表35名。八、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妇女代表的比例原则上要高于上届。九、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要继续从严掌握。连任的代表应占一定比例。十、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2023年1月选出。

  ——结束——

  

  

篇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2022两会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观后感300字

  一、2022年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举国瞩目,举世瞩目,近5000名代表委员担负使命、集思广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心声在这次非同寻常的两会上高度统一,万众一心凝聚起磅礴的力量。作为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才能真正在理论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学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党员。党旗飘飘,人心所向,过去的2021年,是个对于国家,对于世界而言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情况下继续确立目标不断发展,无疑是更加体现了以***为核心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分子,我更应该与时俱进,摆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方向,砥砺前行,不负国家与人民对我的期待,为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二、3月4日下午三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国家*****等重要领导人出席会议。新华社将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力量写在开幕式之际,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这次的盛会将团结奋进的号角吹得更加响亮。2021年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岁华诞,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022年,再次相约人民大会堂,新征程、新时代、新气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

  国将呈现出更加崭新的一面,中国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同心同德的心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篇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社保人员看北京十三届人大代表心得体会

  又是一年两会时。聚焦全国两会,报告客观地总结了2021年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对2022年工作进行部署,事关国计民生,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设定了符合国家实际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百姓愿望。社保人员深切感受到在党的带领下,社会必和谐,人民定安康。社保人员将继续关注两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同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觉悟,并努力准备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保人员通过今天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有了以下心得:了解到目前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同时国内外形势又发现很多新变化。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国家正在极力改善经济状态,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力度。在我的身边有许多人开始尝试自主创业,这让我感觉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相信国家,响应国家号召,中国才能抵抗住重重难关!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始终牢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国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全国两会中的高质量教育、就业等这些热词,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中提到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学习贯彻2022两会精神,做有责任有担当有道德有理想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因现实的困难困境而随波逐流,

  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认真学习丰富的课本知识并与实践相联系,积极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乐于吃苦、甘于奉献。

  

  

篇五: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有小标题有题记百色抗疫作文

  只愿你我无恙,静待春暖花开。——题记

  2022年我们有喜有悲。

  可喜的是第24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也成功召开。可悲的是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在全球扩散蔓延,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甚至危及到我大唐。

  疫情防控,人有责。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因此每位公民都应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出门戴口罩、少扎堆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牢记防疫“三件套”、“五还要”。更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一步一个脚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拉开了帷幕,在这生死攸关之时,白衣天使们肩上的担子越发繁重,但全国各地仍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佩的医护工作者。她(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疫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她(他)们自愿“上前线,打胜仗”,骨子里流露的是那“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她(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还有一群人他们面对困难挺身而出,为人民、为社会排忧解难,

  默默奉献,他们就是疫情防控志愿者,她(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政府的号召下,我们敬爱的老师们也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中来,组成了一支属于教育人的志愿服务队。她(他)就是我心中最美的”主播”可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没有一个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就一定会成功,疫情也将会逐步被控制住,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属于我们!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愿在春暖花开之际我们能重返到我们美丽的校园,能重新听到课上朗朗的读书声、课下积极的讨论声,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充实而又美好吧!

  

  

篇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教师学习2022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个当代的教师,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不仅应该关注两会,更应该时刻关心时局。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两会〞会议精神的学习当中,积极的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时机谈谈对“两会〞的感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我国的根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5年的工作,并提出了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开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开展需求,说出了广阔群众所关心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参与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讨论时强调,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通过对两会报告和新华社等媒体对两会报告解读的学习,我认识到中国梦之于当今中国的重大意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奋力开拓改革开展新局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激荡着14亿人的新期盼。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这次会议承载着更大的期待。

  我们必须以百倍的信心和千倍努力来践行誓言,实现梦想。我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开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深水区的挑战。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向高科技领域开展势在必行。科技的开展靠国家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更要靠全体科教人员的团结努力和共同奋斗。

  吴贤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了解到了过去五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对工作的部署和展望,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和更光明的未来,全

  1/4

  身充满了干劲儿!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着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开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这五年,改革开放也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到达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平安和开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鼓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前进。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党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教师的科学开展观,勇往直前,争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常虹通过最近从“学习强国〞的应用软件,对刚刚结束的“两会〞的咨询有了一定的了解。比方,*****在本次的会议中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讲话,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及到自己每一次到各个农村考察的时候,他总不会忘记问当地的人民这样一句话“你们还需要什么?〞就是这样一句仅仅7个字的一个问题,他代表了我们共产党,我们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热切关心——担忧国家、政府,还有些方面是做得不够,或者不到位的,从而导致人民其他的困难没有得到真正

  2/4

  的解决或者被无视了。他的这句话,是切实表达了共产党和祖国真真正正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也为地方干部领导树立了一个“群众路线〞典范。同时,一个“还〞字,展现了国家和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也在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方面上作出了很多的努力,让祖国的老百姓对国家和共产党有信心,放心跟着祖国“走〞,齐心协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国家在进步中,开展的成果更是要让更多的人民共享。

  杜琦明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深刻地感受到过去一年我们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感受到祖国在各个领域的辉煌成就,在过去一年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新风貌。尤其是强军思想,这个目标任重道远,是每个中华儿女肩上的责任,而近期我院发布的征兵工作也在进行当中;另外,30名代表联名建议未成年人刑责年龄降至12岁,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新鲜,最近几年频发的校园霸凌越来越低龄化,现在的孩子在各种科技媒体的催发下心智发育极快,降低责任年龄并不主要为惩罚,而是以刑罚的威慑力使得未成年人更能明白自己的行为后果。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将两会精神融入学习工作,带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深化改革中发光发热。新一代青年是新时代开展的新生力量,是国家未来开展的希望和力量。我们要坚决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用青春点燃中国梦。钟思玲2022年3月14日,我参加了以“学习两会精神,坚决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学习了很多关于两会的内容。

  3/4

  2022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我对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脱贫攻坚方面特别感兴趣。如今国家日益繁荣兴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能深切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变化:各项根底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得到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开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到达全面小康水平。在会上提出对农村开展的规划,说明国家极度重视农村的开展,也看见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

  生活会上观看视频过后,同志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于两会的感受,各种思想碰撞,让我收获了更多对于两会的解读。

  叶诗韵

  4/4

  

  

篇七: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聚焦两会

  什么是两会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2022两会

  两会的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

  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2022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12月

  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

  

  

篇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全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观后感

  万里河山,春风浩荡,生机盎然。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依法行使职权,共商改革发展稳定大计,共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总结历史、回顾既往,致敬历史、面向未来,过去这一年意义非凡。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极为繁重艰巨的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过去这一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快立法修法步伐,依法开展监督、强化监督力度和实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方位推进人大对外工作,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展现了人大的担当作为。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正是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正是因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正是因为正确处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关系,实现国家统一高效组织各项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实践充分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回应人民期待,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新征程上凝聚奋斗力量、书写新的华章。期待广大代表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篇九: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2022甘孜州中考时事政治

  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110号**令予以公布。大会通过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2、国务院研究室11日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了92处,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方面。

  

  

篇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心得体会300字

  今天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在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我们一同回顾了去年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并展望了今年政府的工作目标。2021年,我国顶住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各方面均保持稳中求进,发展可喜。除了宏观的国家政策方面,报告中和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部分热点更加触动我。比如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中,在社会治理一项中提到: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妇女儿童拐卖事件近来广受关注,十三五的开幕式上,将其正式写入了报告。我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一名入党申请人,从中真切地体会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真真正正有在关心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在倾听群众的呼吁诉求。相信在这样的领导之下,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一定能在不远的未来得到实现。

  

  

篇十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2021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精选

  《民法典》的公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立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以此特此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观后感,仅供参考!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就此诞生。民终于拥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法典,终于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人民利益至上,举法律武器维护人民权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表达在经济社会开展各个环节”。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那么,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切实维护了广阔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首先自身要学法和懂法,将法律学习及运用贯彻到工作始终。要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强化法学理论素养,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护人民的权益不受到侵犯。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要顺应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确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

  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员干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打铁还需自身硬”,维护公平正义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一种品德修养、政治情操,要坚持公正正派、公正无私,坚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观念,坚持原那么按规矩办事,自觉抵抗人情风、关系网,戒行“潜规那么”“乱作为”,将公平正义贯穿于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民效劳至上,树法治思维守护人民安康。人民效劳至上,表达于为民办好每一件实事,表达于为民效劳的每一个细节。民法典贯穿人民效劳至上的立法原那么,对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安康权和隐私权等诸多方面作了相关规定,为人道主义救助从法律上加“码”,充分表达了法律对人民安康的守护。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守法律至上、权由法定、依法行权的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为人民谋划、开展、推动、完成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标准为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定政策,坚决杜绝发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真心真意做好人民的“效劳员”。领导干部更要做好模范,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带头保卫法治,依法办事,坚决树立法律权威性,保证人民的幸福安康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不由让人畅想当“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

  民法典有多么大的意义,它的亮点是什么,这些大家看看新闻就可以心中有数。民法典的亮点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呈现出来不少亮点比方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为能力的年龄、延长诉讼时效等等。民法典作为社会的根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照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详细标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民法典的公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公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安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构建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当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他建议,民法典公布后,普法教育要及时跟上,尤其要通过教科书、现代通讯网络进展普及,普法教育要进机关单位、进学校社区,走进千家万户。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就此诞生。民终于拥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法典,终于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

  《民法典》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民法典》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自然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地表达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够真正用来解决和调节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标准进展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了《法律工作者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标准进展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

  

篇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民法典》观后感学习心得优秀作文两篇

  《民法典》观后感学习心得(一)2022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各分编中,值得关注的重大创新和亮点要属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民法典》总则编

  群众根本利益,推动社会秩序更加和谐有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石。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社会主义法制框架是健全的,但从实践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在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方面缺乏健全成熟民生法律规范。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出台一部健全的民生法律规范,是推进改革的需要、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期盼的重要举措。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5年多的共同努力,民法典终于于今年正式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在依法治国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民法典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法治社会的建成,光靠制定一部完善的法律是不够的,对于我们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努力,把这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执行好,以深入实施这部好法律为契机,整体提高治国理政水平,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宣传的重大意义在于家喻户晓、人脑入心。我们加强对普法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通过发放纸质的、电子的读物,运用各种媒体、平台推介,干部进村入户讲解等多渠道多措施,让群众原原本本地学、明明白白地悟,熟悉民法典章节内容,使民法典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保护群众切实利益的红宝书,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是具有先进性的群体,党员干部做遵崇民法典的先锋战士。一方面来说,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

  

推荐访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观后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观后感 第十三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