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沿黄生态带建设工作推进会讲话,供大家参考。
沿黄生态带建设工作推进会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同志通报了前一阶段沿河生态带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作了补充汇报,王新军同志就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升站位,提高认识
建设沿河生态带,是******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在的具体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对推进深度融合、保护沿河生态环境、促进滩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看,我们全面推进沿河生态带建设已经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顺天时”。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化,其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大局。关于大江大河的保护,******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建设沿河生态带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省委届次***上,书记将“沿河生态带”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月日,书记在我市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河保护治理工作的指示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沿河生态带建设,以实际行动扮靓母亲河,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河滩区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河生态带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热点,等省区政协**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省全体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提议,建议将河生态带建设列入国家战略,引起了***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
二是“占地利”。河流经我市公里,沿河滩区面积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居全省之首。过去河一直是与之间的天堑,但随着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两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河将成为连接两市的重要生态纽带,也为两市跨河发展、融合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河不是融合的包袱,而是两地融合的资源。、、和示范区“三县一区”与隔河相望,沿河滩区内生态资源结构完善、类型丰富,是河段的精华所在,散落着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万亩桃园等景观,既是深度融合的战略支点,也是建设沿河生态带的重要节点。加快沿河生态带建设,将有力地促进与深度融合发展,助推大都市区建设。
三是“应人和”。历史上,沿河区域洪涝灾害频发、自然环境较差、贫困人口较多,区域发展短板突出。河沿岸群众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牺牲。随着以小浪底等为代表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调水调沙等治沙理河策略的实施,河基本实现安澜。但沿河生态依然脆弱,河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滩区群众盼生态改善、盼产业发展、盼生活富裕的愿望强烈。建设沿河生态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母亲河重新焕发靓丽的风采,打造沿河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让生态塑造空间,让空间创造价值的发展转型。通过改善沿河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而增强空间要素价值,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改善滩区的生态、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五个”振兴。经过两年的谋划与推进,全市各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对沿河生态带建设充满了期待。
二、准确定位,明确原则
我们建设沿河生态带的定位,就是要将其建设成为河岸边的山水园林、大都市区的生态绿核、融合的生态纽带、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平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验区、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样板区。
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保护优先。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总遵循,把保护河生态作为沿河生态带的优先目标和根本前提,绝不能对沿河生态造成损害。二要坚持生态为基。生态是无价的,生态是沿河生态带建设的根本和基础,要始终把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带。三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我们沿河生态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要坚持质量至上。沿河生态带的建设,宁可慢一点也必须保证建设质量,要多做精品少留遗憾,要用真情、用匠心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生态工程。五要坚持开放带动。建设沿河生态带决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加强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文旅康养及生态建设等领域优秀企业,加强与先进企业的合作,在开放中实现共赢。六要坚持以绿为底。绿色象征着生命,体现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底色,也是沿河生态带的底色,要持之以恒推进河岸边的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生态和湿地资源保护,为河这条“河金带”镶上一颗颗“绿宝石”,绘出河的“绿色廊道”。七要坚持以水为脉。水是整个沿河生态带的脉络,要以河为主动脉,高标准打造互联互通的生态水网体系,打通沿河生态带的脉络。八要坚持以文为魂。要深度挖掘在我市河流域内发生的历史事件、诞生的历史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传承的民间工艺和文化传统,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要深入研究如何将厚重的历史文化通过现代的表达方式,转化成具有竞争力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产业,要探索发展3D、5D、VR、动漫、网游等新兴产业,让人们乐于去娱乐、体验,主动了解的历史文化,通过守正创新,真正让历史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九要坚持以业为基。建设沿河生态带,生态产业是支撑。要树立“生态+”的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形成“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模式,推进生态、水利、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一)抓好体制建设。市级层面指挥体制架构已基本形成,项目指挥部、投资平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台、各工作小组等也已相继设立。各县(区)要参照市里模式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并抽调两名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县级领导干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沿河生态带建设上来。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发扬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把帅旗插在一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要抓紧确定市级融资平台负责人,尽快完成工商注册和资产注入,各县(区)要在市级融资平台下成立子公司,构建“1+4+x”的融资体制。要严格执行“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项目合同制,把项目建成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二)抓好机制建设。一是建立推进机制。要建立沿河生态带建设调度例会制度,同志要确保一周一调度,同志要确保半月一调度,同志和我坚持每月一调度,形成高频度、大力度的推进机制。各县(区)也要建立各自的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区)及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已经确定的个重点项目,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专案专人专班专责以及项目台账的“三单四专一台账”机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按时按要求推进。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将沿河生态带建设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坚持奖优罚劣,决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要“料优快牛、鞭打慢牛”,对建设进展快的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对进度慢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三)抓好政策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和省关于沿河生态建设的政策研究,强化与***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上级方针政策、指示精神和重点项目,争取更大支持。在吃透吃准上级精神的同时,建立健全我市推进沿河生态带建设的政策体系,为沿河生态带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四)抓好规划落实。************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规划是做好沿河生态带建设工作的第一粒纽扣,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目前,大学已经编制完成沿河生态带建设总体规划,这是沿河生态带建设的总蓝图。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规划,统一规划理念、规划定位、规划目标,对项目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谋划服从规划要求。对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审查其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的项目及时纠偏,立即叫停。同时,各县(区)和市规划设计部门要按照精心谋划、高端策划、高标规划、高精计划的要求,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路网、林网、水网、管网“四网”专项规划。
(五)抓好项目建设。沿河生态带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各级各部门要把精力集中到项目建设上来。一是突出重点项目。对选定的建设项目,要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的要求,高水平策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今年要突出抓好启动实施的个重点项目,即“五带”“九园”“五镇”“八路”和“12个美丽乡村”。这些项目抓好了,沿河生态带建设就有了好的开端。二是强化项目管理。项目的规划和谋划一定要与沿河生态带的总体规划相衔接,“三县一区”要严格按照总规进行项目谋划和建设。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坚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监管“五个统一”,分段组织好项目实施,决不能各自为战,随意建设项目。三是做好项目储备。沿河生态带建设要有连续性,重点是建设项目的接续。在抓好已确定的39个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提前谋划好下一批建设项目,做到提前酝酿、及早研究、做好储备。四是做到统筹推进。沿河生态带建设涉及滩区生态、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要将沿河生态带建设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共促共进。
同志们,沿河生态带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坚韧的意志把沿河生态带建设好,以优异的成绩礼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