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个儿子》教学教案设计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三个儿子》教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却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4、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担重。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过关(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曾经为父母亲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兴高采烈,列举事例)
三、引导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面带微笑,自豪而骄傲,个个争先恐后地汇报。)
四、进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三个儿子》
1、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四人一小组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3、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读完后采访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问: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您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生练读,把练习结果表现给同桌看。)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生:(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师: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趁热打铁)
6、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
(体会第三个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⑵ 通过朗读来体现: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语气很平常)
⑶ 自由练读,感受第三个妈妈的平常心。
六、自主发现,从细小处见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妈妈打完水回去,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汇报:
水很重、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读来体现水很重以及妈妈很辛苦吗?
(通过朗读为课文后来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作铺垫,体会第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笔来,积极地寻找句子)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⑵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⑶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鸣:
“你觉得哪一个儿子表现最好?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第三个儿子表现最好。妈妈特别辛苦,非常吃力。让我来帮妈妈提水吧!
7、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第三个儿子的妈妈会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他知道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老爷爷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才是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七、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提出疑问:
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师热情地给予鼓励:大家说得真好!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认为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你平时又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当中,下课。)
【设计理念】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并拥有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快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 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合作探究,真实体验,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设计评析】
1、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妈妈对自己的表扬,让孩子们马上就进入了兴奋状态,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转换角色,扮演妈妈去朗读文中妈妈夸奖儿子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掘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很快地体会到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读、去悟,会有更多地收获。我设计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妈妈的话,感受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体验。除了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外,还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去自主学习。
4、自主发现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设计的六部分设计了一个自主发现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体验和激发共鸣,感悟人物的真情。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过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使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在老爷爷的话的启迪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孝顺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重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这个设计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成为整堂课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自我差距,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
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
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
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
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
3、朗读指导
①、抽三生读,读后评议。(你认为谁读的好,为什么?)
②、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读表现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见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4、质疑:三位妈妈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可以去读一读课文的(由学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学习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完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出示
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
(老师觉得你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孩子的表现,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说三个,那就太了不起了!)
(设计的目的: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质疑: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那你认为他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呢?为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人人都认为应该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孝敬父母。可一个孩子却发表了他不一样的观点:一桶水连妈妈都提的腰酸悲痛,儿子怎么能提得动呢?我觉得另外两个孩子也表现很好,他们想通过自己精彩的表演,让妈妈忘记疲劳。)
(孩子真的很能干,我备课的时候虽也想到,可没想到二年级的孩子也能往这方面去想。)
六。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吴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七。拓展内容,课外延伸
1、读课外故事《乌鸦爱妈妈》,谈谈感受。(由于时间不允许,未交流)
2、总结:课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细细阅读,相信能给你们很多的启发。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时,铃声响了。)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谓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真情,读出实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文章的内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实到位。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句式的准备,装满水的水桶。
2、课文动画《三个儿子》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轮盘巩固
1、猜谜送果子。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今天这些字宝宝躲在苹果树上不肯出来,它们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字谜,猜中了他们就跳出来了,请听: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一个个苹果鲜红饱满,惹人喜爱。
⑴ 手中握着令牌。
(拎)
⑵ 蚕儿吃桑叶。
(嗓)
⑶ 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晃)
⑷ 装水要用它,材料是木头。
(桶)
⑸ 远看是勺字,近看是块田。
(甸)
2、转轮盘组词说句子。这些字宝宝真高兴啊,它们一跳跳到了转盘中,你能认出它吗?
(出示一个转动的轮盘)
⑴ 随着轮盘的转动抢读出现的生字。
⑵ 开小火车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2~6自然段,妈妈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加上你的动作展示一下。
二、巧设悬念,自读质疑
1、听了妈妈们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可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找到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
(相机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齐读第13自然段。
3、读了老爷爷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过渡: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有这个想法,他看到的儿子又是谁?从课文中找答案。
1、初读激情情萌发:
⑴ 学生自由读7~13自然段。
⑵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⑶ 学生边汇报边重点理解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
① 请小朋友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朗读)
②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呀?
③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边读边理解晃荡、可重了词语的意思。)
④ 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累,体会读。
(体会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渐深:
⑴ 创设情境悟情:
听了你们的精彩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读得时候,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妈妈提水桶,其他同学站在座位上表演。
师旁白:
先请妈妈们弯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脚边,试着把它提起来,哎呀,好重啊!再来一次,哦,提起来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⑵ 采访感受激情:
① 采访上台提水桶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最想的是什么?
② 小朋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③ 齐读课文。
④ 句式感情:
看到妈妈脸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看见妈妈弯着腰弓着背,我真想,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真想说。
3、自读辨析情亦浓:
孩子们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当看见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助她,三个儿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⑴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⑵ 三个儿子谁做得对?请说说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节朗读课文)
⑶ 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 找动词。
(板书: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 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⑷ 齐读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再次体会老爷爷的话,你现在觉得那个儿子是谁?为什么?
⑸ 句式渲情:
那是第 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二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三个儿子却只看见 ,跑过去 他多么 妈妈。
4、课终延情情未了:
⑴ 学了课文,你想对两个儿子说些什么?
⑵ 听了你们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⑶ 句式练说:
(书面作业)
听了这些,一个儿子翻着跟头,翻着翻着 ,一个儿子唱着歌儿,唱着唱着 ,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三个妈妈开心的笑了。
⑷ 看到这些,妈妈们会说些什么?老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可以师生对说,也可以生生对说。)
四、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观看课文动画,学当配音演员。
(播放课文动画)
1、看,仔细看,记住人物说的话。
2、演,加上动作演。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跑
接
提
晃 荡
走走停停
腰酸背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认字、写字、在准确的情感朗读中感悟课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拎、桶、晃”6个生字,会写胳膊、晃荡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课文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学文、赏文,懂得孝敬父母并能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通过讨论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桶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起走进23课《三个儿子》,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写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读音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3、初步感知
⑴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
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能够了。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主角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但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的妈妈都很爱我们,这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有关妈妈们比儿子的故事〈三个儿子〉
二、识字
1、识字指导。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读音方面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出示带生字的词句,检查学生识字的状况。
如:(1)嗓子、晃荡、沉甸甸、拎着水桶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个性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个性强调。
(2)写美观。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朗读感悟
1、听全文录音,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听课文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读。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在听朗读的同时做上记号。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2)自由模仿朗读。
(3)请三位同学分虽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3、听课文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4、听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想一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正确读出老爷爷说话的语气。
5、分大组朗读并评价。
(1)请一半的学生跟着录音读一遍课文,另一半学生仔细听,指出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善。
(2)两组交换朗读,并互相评价。
6、群众朗读全文,请老师配上音乐,老师评价就应改善的地方。
7、指名朗读课文。
8、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写一篇日记。
三、积累运用
1、你一言我一语。你必须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应对话补充完整,再实践一下,看看你填的对话适宜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小强:"喂,你好!小华在家吗?"小华:"____"小强:"我是小强。"小华:"____"小强:"____"小华:"____"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四、实践活动
分主角表演本课的故事。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三个儿子》教学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