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初三上册语文《杨修之死》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初中初三上册语文《杨修之死》教案【最新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重点: 篇一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杨修之死》 篇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独立读、述、评、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见目标1、2、3
教学难点:见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师: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庖官主簿谮绰刀恃才放旷
(给加点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旷”造句)
2、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3、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
三、深入阅读
1、找生读第一部分:
师提问:
①杨修为什么会命赴黄泉?
②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明确:①因为从曹操所发布的口令“鸡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掉。
②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2、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其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师将问题总结如下:
1、本部分记叙了曹操跟杨修之间三方面六个小故事,从中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列内容板书)
杨修卖弄聪明1.破字忌
2、分酥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3.破梦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
5、教植出门怒
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
2、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学生齐读第三部分,自己提出重点问题在班上交流,老师总结如下:
1)本部分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本部分任务的完成以学生自读、讨论、质疑为主,老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拓展迁移:
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的?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五。布置作业:
请阅读《三国演义》有关曹操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题目如下:
①我眼中的曹操②曹操——奸人也?英雄也?③一代枭雄曹操
④读《三国》看曹操⑤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与杨修之死
——评曹操的"用人原则
六。板书设计:杨修之死
罗贯中
杨修卖弄聪明1.破字忌杨修:恃才放旷
2、分酥恶曹操:阴险虚伪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3.破梦愈恶狡诈奸猾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
5、教植出门怒
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第五单元第二课,是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72回。课文中曹操杀杨修之情节纯属虚构,只是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揭示曹操阴险奸诈、多疑,杨修恃才放旷。
【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的内容、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
2、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培养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熟悉古代口语语汇,学会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中的人物。
3、欣赏《三国演义》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方式】
1、设疑激趣法;2、引导点拨法;3、创设情境法。
【学习方式】
1、自主合作法;2、朗读理解法;3、情趣表演法。
【资源开发与手段运用】
1、小黑板;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视频《三国演义》序幕,学生们面对着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在大江中逝去,聆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震撼人心的歌曲,学生们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视频的播放为课堂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之后我又紧扣教学重点
展示课件1:关羽死因:为孙权所杀;性格:刚而自矜。
展示课件2:张飞死因:为部下所杀;性格:粗暴。
展示课件3:周瑜死因:被诸葛亮气死;性格:心胸狭【】窄。
从而引出新课《杨修之死》,导入新课教学。
二、设疑激趣,聚焦课文(25分钟)
(一)、展示学习内容:
(1)、重点字词;(2)、成果交流;
(3)、辨析杨修死因;(4)、说一说曹操。
(二)、课堂活动
1、重点字词学习(小黑板展示学习内容)(5分钟)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自测自评)
庖官()恃才放旷()诈败()食讫()
麾军()夏侯惇()潛害()绰刀()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学生自测自评)
①、适庖官进鸡汤()②、数犯曹操之忌()
③、人皆不晓其意()④、丕如其意()
⑤、植然其言()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学生自测自评)
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教师小结:课文中生字生词应从字词的音形意方面熟练掌握。
2、学生分组交流成果(4分钟)
第一组学生代表:《三国演义》及作者:《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第二组学生代表: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初举孝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后封魏王。精通兵法谋略,著有《孙子略解》等书。善诗歌,如《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曹操集》。
第三组学生代表:杨修:字德祖,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因才华过人,又是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借故杀之。
第四组学生代表:写作背景:这篇课文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教师小结:课前预习要养成习惯,如作者,记住朝代、国别及成就。
3、梳理课文,解读文本(3分钟)
(课件4)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一;杨修因犯何罪被杀?(直接原因)
生:鸡肋事件,惑乱军心。
问题二:杨修死前犯了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情?(用四字概括)
生:园门改阔;众人分酥;梦中杀人;吴质事件;教植斩吏;为植答教共六件事情。
问题三:对杨修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用原文回答)
生:操甚忌之---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欲杀之。
过渡:曹操对杨修态度的变化,隐含着杨修的悲剧就要发生。
4、辨析“杨修之死”的原因(8分钟)
(课件5)归纳概括曹操、杨修的人物形象。
生一: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嫉贤妒能
生二:杨修:恃才放旷卖弄才华轻率大意
思考: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修之过?操之过?还是另有它因?“杨修式的悲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一:修之过。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但是综观杨修一生,并没有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样;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导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鼓掌)
生二:修之过。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岂能乱来?
生三:修之过。小事聪明,大事胡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惇也夸他“公真知魏王之肺腑也”。但是对于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卷入曹氏家族立世子的斗争,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放过他,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鼓掌)
生四:操之过。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嫉贤妒能。从杨修死前犯忌的六件事情中可见曹操对杨修早应是心存芥蒂,怨恨已久,找不到机会而已,现在正好撞在枪口上,早磨好刀刃等着呀!杨修岂能不死?!(鼓掌)
……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人咧讨论,我们明白了杨修的死既有自身恃才放旷的内在原因,又有曹操消除隐患的外在原因。同学们,生活是七彩的,有欢乐也有悲伤,只要我们给予他人帮助、关怀、爱抚,心中装的不仅仅是一己之悲喜,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所忧,学会与他人休戚相关,就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杨修式的悲剧”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便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鼓掌)
5、拓展训练解读人物(5分钟)
训练一:穿越时空,回到三国时期,如果你是曹操身边的一位重臣,也是杨修的朋友,你会对杨修提出什么忠告?对曹操进一什么言?(引导学生自由谈,教师不做定性评论。)
训练二:说一说曹操
(课件6)我们通过学习《杨修之死》,了解到曹操性格阴险狡诈的一面,历史上的曹操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结合史料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
生一: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生二:历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善于领兵打仗,统一北方,有积极作用。如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生三:历史上的曹操,不但懂得兵法,还善于诗歌,如《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慷慨悲凉,气魄雄伟。
教师:同学们说的好精彩。(师鼓掌)易中天《品三国》评价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说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掌声热烈)
教师小结:此环节意在锻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辨证的看待问题,认识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多样性。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点:1、紧密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四、当堂作业,教学相长(10分钟)
(课件7)学生任选一题,当堂完成:
1、以《“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为题,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2、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曹操的生平事迹,以《曹操小传》写一段话,300字左右。
教师小结:通过检查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大家犯了一个共性错误。评价历史人物应实事求是,不拔高人物,不贬低人物,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面目。
结束语:杨修死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扬起的尘土注释着繁华后的沧桑,落魄后的崛起,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希望大家能多读名著,用好书来经典自己别样的人生!
五、(课件8)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杨修之死的原因----------矛盾冲突---------曹操
1、鸡肋事件恃才2、园门改阔嫉贤外因3、众人分酥妒能放旷4、梦中杀人参与曹氏5、吴质事件老谋家族立世子内因6、教植斩吏深算之争 7、教植答教
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篇四
1、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小说脉络,概括文中典型事件。
2、赏读语言,品味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
朗读,体会语气,分析人物性格,抓住关键词分析杨修曹操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杨修之死得到启发:如何才是真正的智慧;热爱传统文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读体会语气分析人物性格,通过对关键词的品析深入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
●教学课时 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 读准字音
(1)庖官( ) (2)食讫( ) (3)佯惊( )(4)伺查( )
2、 解释关键词
数犯曹操之忌( )( )
适庖官进鸡汤( )
二、授新课【导入】
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看看杨修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死因是什么。
活动一:三国故事会
活动1:任选文中的七个故事中的一个表演课本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举手上台任选一幅图表演。
活动二:大话三国人物
示范:以鸡肋事件为例。请大家找出杨修说的话,以及夏侯惇和曹操看到军士收拾行装后的表情。
由鸡肋事件,可见杨修胸无城府,一介书生,卖弄聪明而不知死活,不知收敛,不懂政治。
一盒酥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活动三:三国人物之杨修论死因
学生认为杨修死因:
其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其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其三:主要缘于政治斗争。
小结:我们通过杨修之死,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杨修之死因归纳
一、学生从故事中作者的倾向里读出的死因是杨修之死原因在己。
二、学生分析每个故事曹操的表里不一虚伪狡诈的反应,认为死因在曹操狡诈凶残。
三、老师补充材料,辅助学生真正理解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他卷入曹操立世子的政治斗争。
板书设计:
1、杨修被杀
插 2.改建园门
3、分食酥饼 杨修恃才放旷 学会与人相处
4、语破奸心 曹操老谋深算
5、轻视吴质
6、教植斩吏
叙 7.巧作答教
8、失利葬修
作业布置:
以“你想对杨修说些什么”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杨修之死》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独立读、述、评、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见目标1、2、3
教学难点:见目标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师: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庖官 主簿 谮 绰刀 恃才放旷
(给加点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旷”造句)
2、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3、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 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
三、深入阅读
1、找生读第一部分:
师提问:
①杨修为什么会命赴黄泉?
②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明确:①因为从曹操所发布的口令“鸡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掉。
② 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2、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其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师将问题总结如下:
1、本部分记叙了曹操跟杨修之间三方面六个小故事,从中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列内容板书)
杨修卖弄聪明 1.破字 忌
2、分酥 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梦 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4.吴质事件 愈恶
5、教植出门 怒
6、教植作答 杀修之心
2、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学生齐读第三部分,自己提出重点问题在班上交流,老师总结如下:
1)本部分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本部分任务的完成以学生自读、讨论、质疑为主,老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拓展迁移:
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的?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五。布置作业:
请阅读《三国演义》有关曹操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题目如下:
①我眼中的曹操 ②曹操——奸人也?英雄也? ③ 一代枭雄曹操
④读《三国》看曹操
⑤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与杨修之死
——评曹操的用人原则
六。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杨修卖弄聪明
1、破字 忌 杨修:恃才放旷
2、分酥 恶 曹操:阴险虚伪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梦 愈恶 狡诈奸猾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4.吴质事件 愈恶
5、教植出门 怒
6、教植作答 杀修之心
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并由浅及深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循循诱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导入部分,既吸引学生,又能很快将对方带入特定的情景中。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
2.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3.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4.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媒体: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DVD,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
《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
《三国》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在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自主学习
1、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鸡肋(lèi)沉吟(yín)庖启(páo)夏侯惇(dūn)主簿(bù)
褒贬(bāo)(biǎn)酥(sū)簏(lù)伺(sì)谮(zèn)曹丕(pī)邺城(yè)麾军(huī)高阜(fù)绰刀(chāo)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朝代)小说家。
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它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军事斗争。
四、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重点研讨。
1、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
第一部分(1——3)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4——9)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10——12)写曹操兵败班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小组讨论)
①**“活”意;②分食“一合酥”;(杨修卖弄聪明)
③揭密曹操梦中杀人;(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④密告曹丕;⑤教曹植斩门吏;⑥为植作答教。(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3、对杨修的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反应?(小组讨论)
①虽称美,心甚忌之;②虽喜笑,而心恶之;③愈恶之;④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⑤大怒;⑥已有杀修之心;
4、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
总结归纳: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杀修直接原因:鸡肋”事件,“乱我军心”
杀修真正原因: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5、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小组讨论)
明确: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6、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杨修:才智聪明,恃才放旷、狂妄轻率;
曹操:虚伪奸诈,深谋远虑。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但是同学们看这都是《三国》中他们的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吗?请大家回家搜集材料。
(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奸诈之徒,而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杀修也有更深层的原因,杨修是一位文人,他的许多朋友都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害了(孔融、祢衡等),杨修的父亲与曹也有矛盾,因此杨修认为曹杀己是早晚的事。他也更恃才放旷、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终于被杀。)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六、感想和收获:
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障碍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三国演义》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从杨修的死因上,我们应该得知一些为人处世的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谦虚谨慎,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