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科普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24-01-29 15:19:01 来源:网友投稿

科普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精神的载体兼具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统和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担负人文精神传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即个人、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普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科普教育论文【五篇】

科普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精神的载体兼具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统和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担负人文精神传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即个人、组织有目的地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面向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分工背景下成果共享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均衡发展、共求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下游组件,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科学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集中表述也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中远期发展要求。社会科学普及主体的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受益范围、受益程度反映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效果,各级社会科学联合会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主要组织协调者,民众作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客体主要接受了安防、法规、卫生、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和教育。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普及工作的具体实践现象中,而且还表现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意义论证、载体创新、立法保障、与自然科普工作比较、战略提升规划等方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重点集中在普及主体素能提升、普及宣传、普及策略建设等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促进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本质上是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活动、社会性的教育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科学普及作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社会活动其目标必须包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在普及工作中已多有应用,但教育哲学论的辨析鲜见。教育哲学以反思教育理念前提和实践基础为特征而区别于教育学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使教育活动能够建立在稳固的哲学基础上避免教育的狂妄和迷失。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宏观指向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具体实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审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既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哲学理论的实践检验。目前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升普及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度成为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建设是普及工作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客体性状和诉求是普及工作的必要准备,也是普及工作自身建设的运行保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探析可以依照普及工作的知识传播规律进行传播学、教育学构建,也可以对普及工作的运行理论前提和过程基础进行教育哲学探析,选择教育哲学视角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行评析是相关理论的补白和实践探索的新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生在社会有机体中,教育哲学的视角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向也能在具体实施中促进反思和改良。宏观指向保障了其工作方向的先进性,普及工作的具体实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着力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教育哲学探析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有益性。

二、社会科学普及的教育哲学评析

社会科学及其普及的重要性源于人本身的目的性,自然科学外求诸理于人之外(即便是以人为对象的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仍旧是将人作为对象和工具而外在于人),只是为了获得认识自我的多个视角,人本身仍旧是目的。社会科学是回归人的目的性的切近道路,也是人向世界出发的隐性工具。“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日益渗透,它们缺乏人文关怀的一面也日益暴露出来”,人终究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认识你自己”的呼声反而在当代科技盛行的背景中增强,“人作为目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重要性认同只可能暂时遗忘而不能被否决。自然科学出游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归家,只是自然科学的游子心暂时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否定项常常指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肯定项与自然科学诉求同归于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成果普及主要以社会个体和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自我回归,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更加关注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意义性。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解决的是人本身和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社会科学以人的社会关系为背景观照人的存在,有别于自然科学所关注的自然背景。约翰•杜威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科学的进步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生活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思想。”这里的“科学”显然特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直观性上较之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相对于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有着较多的困难。困难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没有得到普及主、客体双方的深刻认同,困难的外因在于由二元论世界观和工具理性所致的自然科学崇拜统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科学普及是克服此困难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社会科学相较于自然科学更加贴近于人的存在,是对自然科学疏离人的纠错。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在于引导、思考并解答社会进程背景下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促进个体社会化积极效果的发生,引导个体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自然科学是人的工具而非目的,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应该在人的存在中淡化直至消除。

当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施者的主要精力大多投入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的活动中,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功能发挥,对民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投入在策略上有重大缺陷,至少存在三个弊端:其一,与基础教育的功能重合。基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传播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教育未能周全的社会科学知识才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若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重复性的劳动则降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由此被民众所轻视和慢待。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重复是导致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认识缺陷。其二,遗落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难以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发挥促动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功能。社会科学普及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方法、思想的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仅仅是普及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普及重点达成的依托和凭借。通过社会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传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由之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带动作用。其三,过渡谦让于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轻视社会科学的隐性功用。面向细微生活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传播和技能教育受到普遍的欢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若“学步”于此将导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用的遗落。自然科学成果及其普及因其直观性而产生了光环效应,自身的不足被遮蔽;
“在人们生存能力、条件和状况越来越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反而对存在的意义发生了疑问,这可能是‘现代病’的总根源”,“现代病”已经逐渐暴露出光环掩映下的意义失落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功用所在,这种功用在时效、影响力上均强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现状是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去模仿同事的特有技能,这就必然消解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性能,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感受和态度逐步惨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心也必将受挫。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问题在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对象——民众的影响上则表现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认知偏差,这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策略缺陷的外在表现。民众执意于对自我生存直接获益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此有先天不足,社会科学的有益性在于对个体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宏观、间接地导向和纠错,这种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难以对受体产生直接、短期的直观收益。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效运行得势于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需要,这种需要指向当下的生存,这是社会个体存在的必然反应。通过社会科学普及来增益社会个体乃至社会机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普及工作的根本所在,如何凸显这一积极效果是提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改良工作策略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普及是面向大众、惠及民众的事业,民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效果”,民众的社会存在状态影响着社会科学普及的需求度和需求内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必须结合社会个体的具体存在状态。民众的认知内容固着于当下生存内容,忽视了生存的方向性和价值内涵,坚持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和谐化为纲,以民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参考变量,是当下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指导思想。

三、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科学普及策略

运用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前提、过程和目的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科学普及出现了工作观念错误、策略失误的情况,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认知偏差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应对这些问题成为社会科学普及实践的必要准备。社会科学是人的存在的意义辩护者和生存引导者,改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观念和策略而建立起社会科学新形象能够促进民众对社会科学的认知转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效不尽人意的重要内因可以归纳为功能定位错误、工作重点不明、无视自身的隐性功用三方面因素,对于民众的认知偏差的外因可以通过因势利导的策略达成弱化甚至是消除偏差的效果。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基础教育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补足和深化,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引发个体的存在反思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这种促进是终身的。促进可以产生连锁反应成为个体自动克服困难、追求幸福的主动行为,无须为社会科学普及的个体依赖性担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式微是社会现状的反映,社会科学普及主体也受社会现状的影响,提高社会普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便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自身建设。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不少同志沉溺于对成就的享乐且理想追求淡忘,其生存失去了可持续发展性。人文精神的弱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宏观精神祈求波动的微观表现,进而弱化了专注人类社会本身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下游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进而松懈。我党先进的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基础维持着社会科学相关工作的前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应该抵制社会进程中逆流的影响,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对社会现状产生积极的反作用。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也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社会科学思想、方法的普及,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知识传播只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部分任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性任务当是引发民众反思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探求人类社会进程中个体关系对个体发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发的知识获取行为,从而达成促成人类社会知识体系共享的目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社会科学普及是当代社会意义失落症的药引,自然科学的成果只是最高伦理准则“幸福”的间接工具,为幸福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只能由社会科学所彰显的社会价值体系所担当。推崇幸福的物质要素是物质匮乏年代所造成的社会阴影,该阴影被当代社会的富足和时代背景下的“和平”“发展”之光所消除,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要求社会工作者担当起回归人本身的责任,正因为这种担当使得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才能回归其所属的工具性,才能使得社会科学的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表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才得以重建。个体社会进程的视角下不乏追求理想的行为,这种个体理想追求常常圈囿于个体自身而对社会发展难以产生巨大的贡献,即便产生了积极效应也是客观结果而已,也很少会有我党创建初期、建国前后的社会群体性的理想追求图景。大多数民众大都处于社会理想追求淡化的状态,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能够对其生存产生直观而迅捷的效应,社会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被视之无用。个体的社会发展受动于个体理想而陷于直观、感受性的生存世界,奥伊肯指出:“迷恋于直接环境不可能给生活以内容,在它给我们提供的生活背后,永远有一种深刻的、无法满足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渴望。任何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都不能用不切实际的祈求带动具体的需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进程和民众思想状况的特点,辩证地处理社会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面向民众实际的生存,不能“空对空”地进行理论宣讲,如若这样只能自我陶醉于远离生活的理想世界,只能被生活所抛弃,最终戮害自身而自哀自怜、愤世嫉俗,这是近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病症,社会科学也染疾于此深受其害。社会科学普及必须立足现实,认真贯彻党中央多年前提出又在新形式下发扬光大的“群众路线”精神,引导民众发现自身最为根本的、最为重要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将对幸福的追求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立足于社会个体特定的生活情境,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客体进行因势利导,才能高效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此所言之“势”,意指个体存在的社会性和个体意义的必要性,物质文明成为民众利益的现实表现,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地表述了民众生活的隐性内容,“两个文明”的外延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大势。社会科学普及不能临摹自然科学普及工作,两者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但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度接纳性的原因作为可鉴用以变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有些研究者从强权视角提出了诸如国家权力介入、立法保障等一些建议,社会工作普及强制化的效果预期难以乐观,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倡议是理想淡忘情境下意图发挥理想带动机制的国家意志手段介入,这种介入的效率已经被其特定情境所弱化,这些建议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社会民众尚未产生社会

科普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确定高等教育学与其相关学科亲疏关系的实质是“学科间性分析”,而引文分析法是“学科间性分析”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论著等各种文献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的引文分析是对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论文的引文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统计,根据引用频度(比例)确定相关学科与高等教育学的亲疏程度。本文的学科分类是以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分为4类13个学科。即教育科学类3个: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
人文科学类3个:文学、历史学、哲学;
社会科学类5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自然科学类1个,理工农医等所有自然科学归为1个学科;
其他学科1个,未纳入上述学科类别的其他文献。本文的主要数据源为华中科大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该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权威刊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论文能代表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为了解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还选择了6个相关学科的权威刊物,对其2010-2012年的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6个学科及其刊物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学———《历史研究》,哲学———《哲学研究》。前三个属于社会学科,后三个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为探讨高等教育学对整个教育科学的贡献,我们还对《教育研究》2010-2012年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主要结论

科普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波普尔思想;
科学哲学;
证伪主义;
教育

一、波普尔的主要思想

(一)科学哲学

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他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得到解答。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的哲学贡献在于对归纳问题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以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而不是“可证实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陈述的划界标准,并以“问题-猜想-反驳”的“试错机制”代替“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为科学知识的成长提出新的解释。

(二)证伪主义

1、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问题

波普尔的核心问题,即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问题,也就是分界问题。这种观点的核心内容就是主张,判断这理论是否是科学的,取决于它是否是经由反复的经验观察而归纳得出的,是否能够得到经验事实的证实以及是否具有逻辑分析的结构形式。波普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由预期而做出的猜测,判断这种猜测性的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标准应该采取证伪标准,即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波普尔同意对偶然真理的界定,但他强调这样的经验科学应该服从证伪主义。证伪主义应采用错试法,指人们应该大胆地提出假说和猜测,然后去寻找和这一假说不符合的事例,根据事例对假说进行修正,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试错法对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是没有止境的,试错法的结果只能是一个较好的假说,但不是最好的假说,最好的假说是终极真理的代名词和科学精神相悖。

波普尔用这样一个模式来描述科学知识的积累,P1->TS->EE->P2,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提出假说尝试解决(tentative solution)它,然后通过证伪来消除错误(error elimination),进而产生新的问题2。随着问题的深入,对问题作尝试解决的理论的正确性也就越来越高。科学知识的积累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而更应该是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质变。

2、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波普尔要想彻底解决科学的证实标准,就得在理论上前提性地解决归纳的有效性问题,这是休谟提出来而没能在逻辑上彻底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我们可以从这条经验对那些我们不曾经验过的不属于以往事例的事情作出结论呢?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并不是观察的汇总,而是我们的发明――大胆提出来准备加以试探的猜测,如果和观察不合就清除掉;
而观察很少是随便的观察,通常按固定目的进行,旨在对所检验的理论尽可能彻底驳倒。

(三)真理思想

在真理问题上波普尔始终承认客观真理和真理符合论即真理和事实相符合,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不能反映世界但能猜测世界,科学不能认识真理但能探索真理。真理在科学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性因素,对科学发展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只有真理观念才容许我们合理地谈论错误和理性批判并使理性讨论成为可能。正是这个错误观念中包含着追求着永远达不到的客观真理观念才使得我们通过对错误的不断消除和尽量避免而日益向前进。

二、波普尔哲学对教育科研方法的价值

第一、教育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修正

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对科学进行分析,把科学看作是一个知识增长的动态过程即P1->TS->EE->P2,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性和可证明性不如知识的增长重要。在教育科研研究中需要大胆推测并巧妙而严峻地尝试反驳这些推论来促进新问题的产生。由此可见,教育研究不仅仅是寻求普遍法则,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修正各种假设。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深受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盲目崇尚客观、精确化和彻底的论证。教育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运用试验归纳这种即猜想和反驳。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过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永远没有止境。就教育科研研究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证方法在整个教育研究领域备受青睐。有人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对教育事实和规律进行准确无误的客观描述。我们仅从波普尔这里就可以看出,这种实证研究的方法是多么天真和独断。知识法则需要被不断地修正,一切法则都是暂时性的假设,它需要批判地检验,逐步地修正完善。

第二、教育科学研究者需要批判精神

反驳的科学方法,批判精神在波普尔科学哲学的具体内容中无处不在。科学作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被认为是尚未被证明的错误的理论。科学的本质特点在于批判的检验。科学的精神是批判,是不断旧理论不断做出新发现,所以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应该有开发的意识,批评他人也要批评自己。同时,要在教育科学的研究中采用批判的方法,找出反面的证据,不断地修正命题,采用实证的方法只能寻找正面的证据来印证原来的假设,而无法超越或有新的创见。要使科学取得进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证实,它更需要的是教育研究者的批判精神和证伪方法,证实和批判结合才是繁荣教育科学的根本。

第三、教育经验的总结需要理论支撑

波普尔在其证伪主义理论中打破了逻辑实证主义者对归纳方法的迷信。波普尔的观点启发我们教育研究者也应该重视理论,总结教育经验要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教育科学的经验总结也需要解释这种因果关系,这样我们在分享精彩的教育经验的同时,才能看到其中的思想火花。教育研究者还需注意,要想使已有的教育理论成为指导发现先进经验的武器,教育学不应该是我们探索的唯一阵地。许多相关科学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史学、学校管理学等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都有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总结与剖析教育经验不可缺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 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8.

科普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就整体来说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公共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公共音乐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等方面起到了不能替代的作用。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公共艺术师资队伍水平息息相关。师资质量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师资培养模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统招硕士的培养模式,这两种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的整体素质,而且也缓和了公共音乐师资匮乏的矛盾。虽然目前的公共音乐师资培养模式在特定的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对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行师资培养模式将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

在普通高校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大部分是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的音乐系和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在这其中,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音乐表演型人才、高师院校则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这些院校的培养方向并不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很大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进入到普通高校,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工作,成为我国长期以来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我国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的音乐系和高师院校多年来,基本上采取的是专业为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体系知识面较窄,侧重于专业性的特点。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突出,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就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所以,不能仅凭专业技能的优劣来衡量一个公共音乐教师水平的高低。我们要正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公共音乐教育师资,一定要转变过去的师资培养模式,创建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一、拓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培养途径

随着公共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现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多的需要,首先:

(一)音乐本科阶段增加公共音乐教育专业,为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做好铺垫

目前,在我国音乐教育本科阶段还没有一个培养目标是针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新兴学科,尽管研究生的培养阶段有,但是这根本满足不了全国众多的普通高校的需求。而且,很多在普通高校担任音乐课的教师本科阶段的学习根本不了解这一学科,更谈不上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这一学科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等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他们都是担任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以后,才开始了对这一学科进行学习摸索,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的系统学习。如果在本科阶段增加这一教育专业,或者增加此类课程的选修,那就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科基础,那样的话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那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就有了有力的保证。

(二)在全国有条件的院校推广首都师范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研究生培养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硕士招生点在全国是仅有的,这一模式的尝试非常成功。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仅靠这一所院校的培养力度是完全不能满足全国普通高校的需求的。现实情况是全国普通高校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开设了公共音乐课,有的虽然开设了,却处在一种散漫、不受重视的状态。所以,教师的缺口还是存在的,一线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并不够,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文件中规定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为千分之一点五至千分之二这一比例。所以,还需要加大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最重要的是培养高规格的公共音乐教师。

招收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硕士,是培养高素质公共音乐教师的最好渠道,到目前为止,只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招收,这样的培养面太窄,培养速度无法跟上。所以,在全国有条件开展这一工作的招生院校推广此模式,为我国普通高校培养公共音乐教育的专门人才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最重要的是加快了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速度,促进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方向在职研究生已经停招,考虑其公共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改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办法、攻读形式等。研究生课程进修教育肩负着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责任。所以,职后培训的形式值得我们去思考。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职后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不仅是一项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长期工作。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教育,既可以是攻读学位的进修学习,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短期培训、讲座,还可以是访学、函授进修等等,以及非正式的研究与团体工作、网络学习、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方式。这些多样化的培养形式丰富了公共音乐教师职后培养形式,可以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为普通高校培养具有一定的公共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公共音乐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创建多元、灵活的培养模式

在具体操作中,可灵活实行公共音乐学科教育加音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比如:
4+1(4年音乐专业教育1年公共音乐学科专业教育,毕业时获双学士学位)、3+1+2(3年音乐教育, 1年到普通高校实践教学, 2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专业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4+2(4年音乐教育, 2年教师专业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4+3(4年音乐专业教育,3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硕士学位)等多种形式。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性尝试性的框架,是一种改革的思路或引示,各培养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一)本硕连读即4+2模式

本硕连读即4+2模式,主要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到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教师教育的专业学习,最后授予硕士学位。4+2”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完全按照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
本科学习结束后,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继续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当然还包括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生课程,最后撰写专业论文,获得硕士学位。4+2培养模式可以改善培养规格,提高师资的质量,从公共音乐专业、教育专业、音乐专业三方面加强对未来普通高校教师的培养,使未来的高校教师能够胜任工作。这种模式培养了高水平、高层次的公共音乐教师。同时,这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学得充分,又懂得教育,最重要的是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样的话,进入普通高校就能很快的适应教学实践。

(二)本硕连读即4+3模式(4年音乐专业教育,3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硕士学位)这种本硕连读的方式首先在本科学习期间,按照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的训练,本科学习结束后,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继续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也包括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生课程,最后撰写与之相关的论文,获得双证。这种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也会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

三、建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专业培训机构

目前,师范院校综合化和非师范院校设立的教师教育的状况,教师培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了突出公共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特色,提高其专业质量,建立如西安音乐学院筹备建立的专为高校培养公共音乐师资的教育中心(名称暂定为“西安音乐学院第二师范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中心的建立,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将会为全国的高校解决一批公共音乐师资问题。而这一专业的培训机构也是值得各个培养师资的院校所借鉴的。此外,可以利用院校设立的专业的培训机构来开展公共音乐教师的岗前培训,上岗前在培训机构培训一年,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以此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

四、关于招生录取标准的思考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考试录取方式延续着多年来专业院校的传统方式,侧重于学生专业音乐技能的考核,而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考核不足。因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传统考试办法有其针对性,他要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专业素质高水平要求是必须的。因此,对其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现有的选拔演唱、演奏高水平人才的考试方式对以后要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是不适宜的。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促进身心全面。这一系列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公共音乐教师本身就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要成为跨学科型的教师,这就与招生标准产生了矛盾。那么只有改革考试标准,才能满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对生源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招收到具备高校公共音乐教师潜质的学生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视文化课的成绩,提高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
其次可以增加一些考试科目,如:艺术综合知识等等;
另外,也可以在录取的学生里挑选适合从事公共音乐教育工作的,可以进行考试,考察综合素质,最后择优录取。

五、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通过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为了培养合格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师资,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建立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统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明确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培养中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如全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承担培养任务的一共有13所院校,但是课程标准却存在很多不同。所以,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必然导致各个培养学校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本校师资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需要设置课程。所以,要完善公共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必须统一课程标准,各个培养单位在这个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以此解决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的问题。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符合公共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人才,不是培养技艺高超的音乐表演人才,更不是侧重于专业能力的中学音乐教师。培养学校只有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出高素质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合格师资。

(二)改革课程内容,紧扣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工作需要一套特殊的教育知识体系,其课程内容应该紧贴普通高校教师教育的实际。

一般来说,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为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三大块。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育的教师在课程结构上要求需要接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公共音乐学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教育理论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所必备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被重视。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的体系框架、技能技巧知识、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的背景知识和发展方向等。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育课程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给教师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人文基础、广阔的视野、高品位的素养。它们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质量以及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有着实际意义。

对于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来讲,教育理论知识是基础,音乐学科知识是教学的主线,而其他普通文化知识则是使音乐教育全面提升的保障。缺失教育理论知识就会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缺乏音乐学科知识则会缺失音乐教学的实际意义,音乐艺术教育就会干涸枯竭;
缺少了其他普通文化知识的补充,音乐艺术教育将会失去了光彩。所以,文化素质低的的音乐教师来从事教学工作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培养道路。首先,重视公共音乐专业这一学科,把握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别的专业教师培养相同的力度。其次,拟定合理专业标准,包括公共音乐教师标准、公共音乐教师质量标准、公共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公共音乐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标准。我们应当认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各个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师资培养模式作为基础。所以,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是公共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石。高校需把师资培养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给以合理的指导,并且认真对待,落实好培养的各个环节,寻求更好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北京当代师范教育研究院.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科普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适宜性教学 学前教育 本科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3-02

我国学前儿童的数量庞大,尤其是在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学前儿童的数量将进一步持续增加。高生育率迫切需求学前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收入水平和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家长在对子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顺应这一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尤其是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需求,我国普通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方面快速应对作出相应调整:为了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数量,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普遍采用面向普高文史类考生录取的单一招生制度,转向多渠道招生。而与之相适应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方面没有进行太多相应的调整,凸显出许多不符合培养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要求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多元化招生相对应的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突出,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质量与培养效率,所以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有必要针对招收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适宜性教学。

一、发展适宜性实践(DAP)概述

(一)什么是发展适宜性实践(DAP)

发展适宜性教学源于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NAEYC)1987年的发展适宜性教学(DAP)主张。先后1997年和2009年对其进行修订。

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 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儿童的情况并且鼓励儿童通过努力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所有的教学实践要与儿童的年龄和发展状况相匹配,将儿章作为独特的个体,并且考虑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二)DAP理论的核心主张

通过DAP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将DAP的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年龄的适宜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年龄特征。因为大脑、骨骼和器官的发育程度的不同,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及发展特点。教师要从儿童的实际年龄出发,对儿童进行充分的观察和了解,让教学始终与年龄阶段的需要相适应,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个体的适宜性

一方面,幼儿的每一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虽然儿童的发展在每一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每一个儿童的发展都有其特殊性。首先,儿童在发展速度上不是整齐划一的;
其次,不同儿童其发展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也是不同的;
再次,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儿童形成了独特的性格、气质和学习风格。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了解团体里每位孩子的特点、兴趣及需要,以针对无法避免的个别差异调整教育方式。

3.文化的适宜性

NAEYC认为每个儿童都是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进入集体的,文化是儿童和家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教师只有在具备对儿童所属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着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各种文化和民族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的原则才能够帮助每一个孩子顺利地发展。基于社会文化多元的特点,DAP课程倡导一种多元文化教育。

(三)DAP理论的课程观

DAP理论的课程观是指DAP关于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的观点。DAP不是一种课程模式,也不是一套僵化的期望标准。DAP是一种理论框架,一种教育哲学。作为指导课程模式的方针DAP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

1.构建适当的课程

DAP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是广泛的,针对儿童的所有领域的发展。课程应该符合DAP的核心主张,每个儿童的个性和发展水平都不一致,课程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要考虑到大部分儿童的需要。同时课程能够考虑到儿童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对于来自移民家庭的儿童还要考虑他们的家庭语言。

2.对游戏的重视

游戏与儿童的发展密不可分,如何在适宜的环境中运用游戏促进儿童的发展DAP认为专业的早期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来开展课程活动的计划,并且通过对与游戏相关的特殊活动的整合,达到特殊的学习效果,游戏活动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性需要。

3.整体性的课程观

整体性的课程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目标:首先是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上DAP课程要求教师了解儿童兴趣特点、发展能力以及儿童生活与学习相互影响的生态关系,设计的各种相关的活动要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2)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应是由学科中的主题事件,是由社会或文化价值观及家长的参与以及学习者的年龄和经验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由于这些发展的领域相互关联,教师应该了解并利用这些内在联系来组织儿童的学习经验,帮助儿童在全部的领域都能够得到最佳发展,在所有的领域之间都能够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二、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进行适宜性教学的依据

虽然DAP理论是NAEYC针对幼儿学习与幼儿教育方面的指导性理论,但是DAP理论在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将DAP理论借鉴到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依据是由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决定的。当前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态势来看

我国学前儿童的数量庞大,尤其是在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学前儿童的数量将进一步持续增加。随着我国未来更为宽松的新计生条例,中国开始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预计这一高峰期将会持续到2030年以后。高生育率迫切需求学前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收入水平和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家长在对子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人们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顺应这一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幼儿园不仅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同时对师资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简单的保育和粗略的教育上。幼儿园师资的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正是培养幼儿教师资最重要的机构,是高质量师资诞生的摇篮。

(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为了适应学前教育新形势下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需求,我国普通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方面快速应对作出相应调整:为了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数量,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普遍采用面向普高文史类考生录取的单一招生制度,转向多渠道招生,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招生渠道有:面向普高文史类考生录取的招生、幼师专科录取、幼师中职录取、普高艺术招生录取。多渠道招生使得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在校就读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三)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针对不同招生渠道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

随着对学前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和能力要求的提高,单纯的技能型教师和单纯的理论型教师都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应是二者兼备的人才。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高等师范本科课程设置显露出“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素质轻教学技能”的弊端。同时,针对不同招生渠道入学的学生进行学。由于不同招生渠道入学的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基础都不尽相同,普通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没有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组织教学,这种教学势必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鉴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凸显出的上述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借鉴发展适宜性实践(DAP) 理论中的相关理论方面来指导我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

三、DAP理论对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启示

为了适应我国当前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师的大量需求,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培养出大批合格学前教育师资,借鉴DAP理论致力于创造适合中国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在我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施行适宜性教学。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树立整体的课程观

根据美国DAP理论的课程观,我们在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树立整体的课程观。幼儿教育对师资有着特殊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的现状,普通高校幼儿教育有必要基于各种具体情况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适宜性教学

根据DAP理论中的个体的适宜性和文化的适宜性要求,针对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渠道的多样化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应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文化差异组织进行。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进行教学前的评估,教学之前对所有学生组织专业课程水平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班组织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在课前所具有的经验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别调整学生上课班级,以调整学生的学习速度。

(三)致力于创造适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宜性教育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幼儿园所需的基本教学技能。为了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可以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校内实践主要是在学科教学中增加学生上讲台讲课的机会,多组织幼儿园教学模拟课堂,充分利用微格教学,使学生在体验教师角色中掌握教学技能等。校外实践包括幼儿园见习与教育实习,可以依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将幼儿园见习与教育实习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过程,一二年级主要以课程教学的见习为主,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预先拟定见习主题,制定见习计划,按期见习;
三年级主要以分散实习为主,每一学期的实习时间应不少于一个月;
四年级主要以集中实习为主,实习时间最好应为一个学期。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幼儿园作为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幼儿园做“志愿教师”,增加实践时间,满足学生的个别所需。

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需要大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学习中外大量有关学前教育的各种理论,运用发展适宜性的原则对之进行深入分析,博采众长,在透彻认识各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式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状况,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适宜性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核心理念: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这几个要素是优质学前教育的保证,也是我们致力于创造适合中国普通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育适宜性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美]Bredekamp,S.&Copple,C.(Eds.)著.幼教绿皮书[M].(洪毓瑛译).新竹:和英出版社,2000.195.

[3]张家政,杨晓萍.美国DAP方案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61―64.

[4]朱家雄.对“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7):4-7.

[5]张鹏妮,程秀兰 ,贺琳霞.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5.

[6]霍力岩.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主要观点及其有益启示[J].福建教育,2013.

[7]张瑾.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推荐访问:科普 论文 教育 科普教育论文【五篇】 科普教育论文(精选5篇) 科普教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