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中医学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24-04-06 10:00:05 来源:网友投稿

美国儿科教学目的之一是激发学习兴趣,正常儿童生长发育是主要内容,疾病方面则强调了解即可,儿科医师培养主要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然而目前我国儿科系大部分取消,且住院医师培训尚未完善,实习要完成很多内容。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学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医学教育论文【五篇】

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美国儿科教学目的之一是激发学习兴趣,正常儿童生长发育是主要内容,疾病方面则强调了解即可,儿科医师培养主要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然而目前我国儿科系大部分取消,且住院医师培训尚未完善,实习要完成很多内容。我国内外妇儿是临床核心课程,临床医学的教学主要由理论课和临床实习两部分组成,不同学制课时和时间安排略有不同。以我院五年制本科生为例,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七学期,共54学时,大课教学,内容涵盖总论到各大系统常见病,课程结束后一次笔试,记为儿科学理论学习成绩。临床实习安排在第期和第十学期,与内、外、妇产科学等学科统一轮转,时间为4周。实习结束后评估,主要为专业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芝大在第三年临床实习中共8周儿科。理论在实习中以小课分专题讲,病房门诊各一月,实习期间理论与实践结合式学习。第四年毕业前如果对儿科有兴趣,可再次选科实习。安排紧凑,内容多,自主学习比重大,实习时间也较长。芝加哥大学Comer儿童医院各亚专科齐全,学生实习机会多,师生互动特别多。8周学习结束,学生多已能了解儿童发育特点,会与孩子打交道,因此喜爱儿科的多。相比我国,强调儿科特点不足,或课堂讲后无实践,学生很快遗忘。由于我儿科医师不看正常儿童只有患儿,且儿科病种集中,季节性强,学生实习所见疾病有限。例如,冬季实习的四周里只看到肺炎哮喘。特别是没有见过相对年龄阶段的正常儿童,许多学生不会判断发育的正常与否,导致对儿科有畏惧感。

二、教学内容的比较

在美国儿童健康随访是儿科门诊工作重点,医生责任有儿童福利和权利维护等。教学内容按专题编排,如保健、生长、发育、行为、营养、防护、青春期问题、新生儿问题、常见急慢性疾病、儿科急症等,涉及到儿童医疗服务多方面。我国教学重点是儿科常见多发病。对儿童特有的生长发育、保健等所占比例小。另外我国目前儿科教学多只有内科部分,其他均属专科。而美国儿科教学则有外科如矫形,急腹症,还有眼耳鼻的体检、儿童常见急症皮肤疾病等。这些也与我医疗服务体系实际状况分不开。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各地医疗资源差别悬殊,多仅为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健康意识增强,儿科医师职责也必需改变。

三、教学形式的借鉴

(一)教学资源。美国无指定材,但教学资源丰富,除教科书之外有网络资源等。专业书籍,例如《尼尔逊儿科学》专业书籍外,提供多个网址供学生自学。此外还有网上模拟病人案例。在Pritzker医学院两个月的儿科轮转实习中,大小查房,病例讨论,读书报告,老师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实现。我国目前儿科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五年制与七八年制稍有不同,此外学生可以找到的资料较少,也缺乏权威性。

(二)教学安排。在美国有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但更多是学生自学。芝大每周有一次讲座(1小时),一个主题。如心脏病学,皮肤病学,儿科急症,新生儿问题等。PPT形式,老师主讲,相关主题会涉及多个疾病,但点到为止,老师课上引导,提供参考文献及网址,学生课后自学。一个小时的讲座内容,学生至少要花4个小时的课后时间消化吸收。相比我国儿科理论课时看来多,但病种少,且多与内科重复。好老师能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但学生被动学习,一到临床则不知所措,且逐渐失去自主探索能力。

(三)小组讨论式学习。芝大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小组讨论学习。每组10人左右,每次一个主题,10个左右的病例形式的相关临床问题。如健康指导专题涉及内容包括新生儿日常护理、儿童安全防护、预防接种、新生儿筛查、铅中毒等。课前问题提供给学生,课上每人轮流解答问题,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倾听者。讨论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知识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病房晨会学习。每天一小时晨会,着重临床思维训练。主要是由医生和医学生参加,也有为住院医师培训设计的,实习生自由旁听。住院医提供病例,学生提出鉴别诊断,初步处理意见;住院医列出检查结果,用药后反应;学生提出进一步诊断处理,教师点评。步步引导学生临床思维,最后住院医用准备好的幻灯介绍这一疾病。这是疾病的学习,更是基于临床的思维训练。

(五)病房查房学习。每日上午查房学习。由主治医及不同年资住院医,实习医学生,社工组成团队,查房形式和我国相似:夜班住院医汇报病情,上级医生指导治疗,提出检查措施,出院计划等。学生同时在病房接触病人,与病人及家长沟通交流,学习对病人的关爱和保护、与同事协作等。住院患儿多为病情危重患儿,往往涉及多专科合作,学生在查房中受益匪浅。

(六)门诊教学。芝大儿科实习一半时间在门诊,包括急诊科、专科诊室、社区服务中心,还有健康新生儿护理中心等,这是完成大纲所要求学习内容的主要场所。在急诊室,病人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学生可单独对轻症患儿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检,之后向带教住院医师汇报,再由老师看进行处置。重症患儿则由住院医处置,学生在旁学习。我国门诊流量大,看病时间短,学生参与困难,所以只能安排了解。此外还有读书俱乐部(JournalClub)等,住院医师与亚专科医师的培训活动都向医学生开放,学生在8周内可集中精力学习儿科,并有考核(ShelfExam)类似于我出科考试。

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德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类型,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不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过程。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因此把学校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在医学教学性质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在学生中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自我道德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经过反复的教育,使之对学生形成高密度的强有力回击,加深德育的渗透力。

(二)触景生情的去进行德育教育

要想在医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把德育和教学相融合。为了完成任务而去生搬硬套,这样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达到反效果。例如在进行解剖学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尸体来源,联系到全社会爱心人士捐献遗体,奉献医学的精神;在医学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故事。来告诫学生,选择了医学这个专业意味着你以后从事的工作,不管拿的是刀还是药,都有一刀两刃的效果。都要认真对待,切不可为了利益抛弃医德。以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以景生情,用情育人,不仅给枯燥无味的课程注入了活力,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了德育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三)现身说法地开展德育教育

正所谓“谨言慎行”,作为一名老师时刻都要记住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作为引领者,就要有为人师表的意识,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专业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插入“身边事迹、古人精神”等例子。引导学生去了解当下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奉献意识。而教师自身的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也是教育学生的活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道德标准规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准。

(四)身体力行的践行德育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理论课的延伸与践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教师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外在的影响,使学生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达到德育的目的。

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融入运动医学教育的必要性、专业性、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测量心理结构的关键问题是结构的有效性,是否测试会测试他们生命那样去测试,是否基于测试的推论是有效的。心理结构的自我报道是命题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产物,受到学生运动员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对于有效性和自我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上都有影响。关于自己任何明确的评估报告也很清晰。因此,被有意识的对这些报告的能力限制了。除了无法捕捉到的心理内容,自我报告对自我表达很敏感。自我表达是一个动机性的,有意识或无意识行动。应答模式来给以积极正面的描述,必须区分于由于暂时的效果或动机带来的短暂的反应偏差,主要的差别来自于这些影响的根源。短期但具体的模式和研究工具以及应答设置有关系。该模式通过各种情形和时间来不断地根植于个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体育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运动医学知识促进政策,将工作重心和大量资金投入到运动医学知识促进工作上,以达到运动医学知识促进政策的效果。

当前,国际体育组织已经认识到,实施较长周期的、基础性的运动医学知识促进工作和教育投资,才是相对高效与合理的,并能够根本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匮乏的根本途径。

运动医学知识促进问题应该汲取前车之鉴,以宣传教育为主,潜心下去做一些长期工作。在运动员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反复强调运动医学知识促进效果,乃至运用个案宣讲形式,让学生们对生命和健康褒有敬畏之心。

另外,运动医学知识促进计划的不同影响能够扭曲反映到对这些数据的推论是无效的程度。来控制运动医学知识促进的影响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议论,加之从匿名到统计方法应用的补救措施。目前,运动医学知识促进计划正面临困难,试图排除运动医学知识促进的影响,研究者必须开发出新的体育教学改革解决方案。在未来的研究中,这些可能会导致通过领域和方法的独特组合。运动医学知识促进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对学生们的行为和社会认知的措施客观信息的背景下,这个工作的难度在于它需要在同一个人身上有相同的客观地信息。在最近完成的运动医学知识促进研究成果中,已经从综合学科研究法中取得了进步。

二、结语

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学经典寓德于文,融情入文。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对医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与情感渗透,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得到品德的锻造与情感的熏陶,从而对医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正面的干预引导。

当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欠缺。所谓人文精神,其核心包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本、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等。当代大学生往往价值观念自我化,缺少奉献精神;
价值取向功利化,缺少理想热情;
道德观念淡薄,缺少社会责任感;
情感反应冷漠,缺少同情与关爱。屡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如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等,正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格不够健全、缺乏对生命的关爱而导致的悲剧。

医乃仁术,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更应强调对人的关怀。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医德与大爱之心。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品德的锻铸,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萃取文学经典,不仅集萃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负载了可贵的道德品质,蕴含了丰沛的情感。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将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境界,完善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方面,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情操与人格,具有无可比拟的感人魅力。wWw.133229.cOm屈原遭谗放逐,宁可以身殉国,终不改爱国之志;
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终完成史家绝唱之《史记》;
文天祥逢国破家亡,誓不降元,丹心一片光耀汗青;
布衣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穷亦兼济天下;
鲁迅先生,冷笔热心,“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化名人们身体力行所展现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民族危难境遇中所表现的信仰坚守等,会给大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涤荡他们的精神世界,明确他们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经典美文极其生动地诠释了作家的人生追求和德行操守。优秀的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们的精神气度、道德取向,揭示了其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孟子的处世原则;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人生抱负;
“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是杜甫的大爱胸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奉献精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爱国情怀;
“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是孙思邈的医者之心……这些优美的文字无不是陶情冶性的春风雨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对先贤认同、崇敬的过程中,逐渐将他们的德行操守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

二、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

对生命的态度是人格品质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它主要指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珍视,对生命意义的自觉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世界上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场面,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践踏的心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至关重要,而人自身及其心灵的价值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名诗美文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未来不懈的思考和探索,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人性灵的最好素材。

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亲情的深度;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了友情的广度;
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诠释了爱情的纯度;
巴金的《小狗包弟》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展现了寄情自然,物我两忘的和谐愉悦。通过赏读作品,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

三、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德情教育效果的实现以精神自觉为前提,单纯的道德说教、乏味的理论讲解是很难奏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启发主体对人生深入思考,正是实施心灵教育的关键手段。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中展现的精神境界、人格品质、生命态度等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问题进行自觉的思考,由个体被动的遵从、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行操守。因此教师在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首先,以情感人。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1]同理,教师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语言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不仅要挖掘蕴含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力量、体态表情,用自己的真情、深情与激情,去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进人良好的阅读状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学生在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在领略作家人格魅力,作品情致韵味的同时,明辨是非曲直,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其次,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情感效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只能靠教师语言表述,缺少直观感受的不足,视听元素的加入极大地强化了情感体验的效果。如以往讲授戏曲缺少直观性,情感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今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穿插入对白、唱段、配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受到心灵启迪和教育。此外,如角色表演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都是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心灵体验较好的教学方式。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新知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过程。知识终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而良好的德行品质、人格修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医学院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德情教育在积极、活泼的情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展延、厚重,培养起学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他人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珍爱,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成为精诚、仁爱的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辅导员;
人文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52-02

医学发展到现代文明的今天,更应该体现出医学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完美统一。而随着各大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力量的不断提高,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医疗纠纷不仅没有消退之势反而却愈演愈烈,医患关系空前紧张,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早在中西方医学发展的萌芽状态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是浑然一体的。从19世纪开始,随着显微镜、温度计、心电图仪、CT、核磁共振等医学仪器的出现,医学技术的冷峻和客观渐渐代替了原本与医学溶为一体的亲情和仁爱,病人的主观体验被漠视,医生服务的对象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借着病人躯体而来的那个病理过程。实践证明,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医学科学将患者从疾病的阴影中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
医学人文精神则可以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引发的心血管、脑血管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成为人类的一大主要杀手。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另外,医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医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精神中,其精髓是医学终极关怀。医学终极关怀是将生命健康视为最终目的,医学本身退为手段,是医学关怀的最高层面。只有注入人文精神的医学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才能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医学才成其为真正的医学。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的医务工作者,要让他们真正担负起医学的使命,实现医学价值,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辅导员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针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许多研究者也对此提出了各种相应的对策。综合起来大概集中在增加人文课程、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优化校园人文环境等方面。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却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文素质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通常的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属于狭义的人文素质教育范畴,主要是指在学校进行的人文教育活动。主要指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环境熏陶等多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哲、史、艺等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人文体悟和人文实践,从而促进受教育者人文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的教育。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所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不等同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自然人文课程的设置并不能解决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得统一过程。我们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似乎也在时代与现实的召唤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如何将学生已有的人文知识转化人文情怀,最终提升为人文精神。这个过程需要载体,且需要不断强化。而现在高校的专职辅导员天然掌握着这种载体,且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以来,辅导员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接触最便利的老师。一个辅导员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心灵。将辅导员这支活跃在高校各个角落的强大的队伍利用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试图帮助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走出瓶颈。

3医学院校辅导员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工作的途径

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辅导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学高方能为师,身正才可为范,文化底蕴决定见解高下,人格魅力胜过千言万语。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广泛涉猎,注重积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辅导员除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公关礼仪、形势与政策等知识的学习,还要广泛涉猎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等人文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躬身实践,善于把学到的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通过各种形式和场合,将所学的人文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用自身的人文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影响学生。

创造性地利用主题班会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那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概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孕育了我国古代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

“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优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以及“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都是我们今天人文素质教育应当追求的境界。因此,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中华民族气骨与中国文化情怀为核心内容。我们辅导员必须深入挖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利用好主题班会这个渠道,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导向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辅导员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立足大学生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解决他们生活、学习、社会活动、就业等实际困难和遇到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塑造健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4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加强人文熏陶与人文渗透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价值观建设,文化建设可以通过非权力性因素和非技术化手段来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准。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它渗透于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班级成员成长的始终。辅导员要利用好班级文化的这种特殊功能,积极地打造特色的班级文化,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班级制度建设、各类活动、班级风气营造、寝室文明建设等方面。例如:在班级氛围塑造工作方面加强人文知识的呈现和人文精神典范、榜样的树立。在班级活动创新方面定期举行人文知识方面的“同读一本书”、“文化沙龙”、辩论等能让班级成员都能参与的寓教化以启迪的班级活动。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新萍 刘西平 汤先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

[2]宋红霞,高校辅导员人文素质培养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推荐访问:中医学 论文 教育 中医学教育论文【五篇】 中医学教育论文(精选5篇) 中医入学教育论文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