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4-04-12 08: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一直都是时代的焦点,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教育的科学性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对于一些学科教育来说,除了不断提升知识技能教育以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化也让一些特殊的辅助教育体现出重要的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五篇】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教育,一直都是时代的焦点,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教育的科学性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对于一些学科教育来说,除了不断提升知识技能教育以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化也让一些特殊的辅助教育体现出重要的价值。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辅助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的好处改变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即强化学生的心理正确引导,以达到感染教育的效果,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心理教育;
健康教育;
分析探索

高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也是学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的科目教育,即如生物教育,教育的难度和知识的深度往往会让学生受到更多挫折和影响,进而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特别是对于一些负面情绪的疏导以及正确心理的引导。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1高中生物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1引导性原则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要加入心理健康辅助教育,还需要遵循引导性原则。即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因为就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对于学生往往存在较多的盲目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教育的评估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以成绩去衡量学生的能力,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即如抵触心理、厌学心理等等,这也导致学生的兴趣丧失。

1.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在传统的教育流程中添加一些能够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学习态度产生辅助效果的活动,而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特别是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及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则需要添加更多的趣味项目在其中[1]。

1.3针对性原则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还需要保证教育具有针对性,即对学生不同的心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例如学生两个极端心理,自卑心理以及自负心理,前者产生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或者历经多次失败产生了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而自负心理形成则是由于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高中生物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2.1强化交互特征,添加对话交流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配合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强化教学过程中交互特征,也需要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交互则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进行开展教学,即如在“关注合理营养”的课程教学初,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预习的作业,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符合科学性且营养均衡的中餐食谱,然后可以拓展相应的对话教学,即如教师:D同学,你的中餐食谱食物都具有丰富的色彩,有胡萝卜、青椒、青菜以及玉米,但是为什么都是蔬菜,却没有加入肉类?学生A:我太胖,所以需要摄入更多的蔬菜保持营养均衡,不加入肉类是为了控制脂肪的摄入。教师:不摄取肉类是不科学的,因为蔬菜中并不包含肉类的蛋白质,所以你的食谱应该要适当加入少量的肉类;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肉类,可以加入一些鱼类以及蛋类的食物作为替换。通过以上对话交互,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食谱中的生物知识提取科学的营养摄入方案,同时还能够在充分的交流互动中产生生物学习的热情,对于一些抵触的情绪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舒缓的效用。

2.2有效课程引导,强化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缺乏叶酸目前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实验课程学习,往往会因为实验的失败或者长时间未能观察到实验结果,进而产生自暴自弃或者挫败心理。所以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引导,即如“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出实验失败的症结,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磨花费太多时间,绿叶中的主要物质出现流失;再者就是叶绿素通过研磨后暴露在空气环境中,从而发生了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进而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方案,即“假设我们以上的推断都是真的,我们应该分别运用怎么样的策略来避免上面的问题产生?”学生们通过反复探讨和实验研究,最终也得出了改进策略,即在原本实验组在加入一个步骤,即在研磨过程中加入石英砂;而针对解决策略的不足,教师不需要进行立刻否定,而是应该通过问题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即提出问题:这样只能解决研磨过程的物质流失,并不能避免研磨后的绿叶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学生通过一些翻阅资料则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案,即在研磨后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进而阻止叶绿素与空气发生反应,进而达到保护效果。而层层递进的引导教学,可以保证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从而也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始终保持积极状态,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和心理的产生[2]。

2.3引入趣味活动,促进健康心理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健康心理。即如在“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细胞概念以及构成,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细胞。即如户外活动配合实验活动,首先组织学生去户外,然后进入大自然收集不同的植物、动物细胞;然后教师则通过实验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细胞制成观察标本,最后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细胞特征,最后写出观察的新的。例如一些学生观察植物的细胞和动物的细胞,通过对比很快就能得出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有细胞壁而后者没有[3]。

3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由于其深度性和难度性,也让教学工作陷入到瓶颈阶段。而要突破这一阶段,仅仅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远远不行的。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这样才是真正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

作者:曹锋 单位:湖北枝江一中生物组

参考文献

[1]顾赟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中旬刊),201511(11):62.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 地理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教材中所隐含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就使得高中生只是单纯地学习地理知识。无法通过此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地理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新认识,深入挖掘教材中潜藏的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地理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实现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高中地理教师想要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首先教师就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师的思想^念对其教学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教师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之后。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就会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反之,教师则会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因此,教师要从自身人手,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进行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具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之后,就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对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挖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比如说,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地球上的水》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知识讲解。一方面是讲解地理知识。对地球上的水资源组成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地表水、地下水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一思想的引入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水的重要性。然后渗透节约用水的观念。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心理教育知识

教师想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以教材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若是教师脱离教材,引用课外资料来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教师必须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懂得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学生地理知识,附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心理教育知识。

比如说,当教师想要为学生讲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从地理知识人手,为学生讲解在旅游开发中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环境,当教师讲解完地理知识,教师就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讲解一下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等。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旅游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以后旅游过程中就会自觉地不乱扔垃圾,不在景观建筑上乱写乱画,进行文明旅游。

三、结合课外实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因为地理知识较为抽象,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会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习得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外实践是比较常见的,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理性的认识来影响学生感性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心理也能够健康发展。结合课外实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方面是以教材中的活动探究课题为基础,教师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在探究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另一方面是教师将学生带入到自然环境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切身的感受来了解自然。清楚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意义,以及如何和谐相处。同时通过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比如说,当教师想要为学生讲解《环境污染与防治》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城市垃圾清理情况进行调查。当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之后,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己不应该乱扔垃圾,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垃圾清理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知晓任何一件工作都有其难处,想要做好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以此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 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英语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校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2,18.

[13]李蔚华.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企业导报,2010(11):208-209.

[14]杨晓钰主编,Gina Sebastian主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15]姚小燕.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很多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将其与德育教学混为一谈,认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就包含了心理教育,因此,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就能够完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内容来分析,两者具有较大的差别,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自己心理方面来进行的,教育的整体内容较少与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但是德育教育则是对学生分析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规范背离或对立时出现的社会性问题。此外,由于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出现的偏差,引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进行心理教育,进行心理教育时进行德育教育,给整个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偏差。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识

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思想。同时,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成为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全面的转变传统的心里教学理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较为关键的,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学校应结合教育行政单位全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逐步的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中。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教师是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及领导者,对于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有着较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全面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当提升教师自身的心里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内部应当专门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校应当从严招聘,从源头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质量。此外,对于在职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的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在职的提升工作,不断的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处于更新当中,全面的保证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的构建

“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指,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全方面的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各个社区设立家长学校及社区学校,全面的让家长及社会内部的相关认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终逐步的实现从学校、社会及家庭三管齐下的“三位一体”的心里健康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依靠社区等相关的组织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全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39-01

1 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人一生的成长道路上,初中无疑是青春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初中生都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变化,可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感受以及心理体验上是最丰富的,但同时这种感受和体验也给初中生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困惑。尤其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教育契机。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否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将对他们个体的发展及其将来产生深远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一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重要的,具有健康的心理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在这里结合本人几年的教育实践,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德育能够完全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日常教育必须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较多中学生存在嫉妒、自卑、孤僻、焦虑、偏执、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以及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既出现在某些“问题”学生身上,在一般学生的身上也有所表现。这些现象不仅是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表面的现象,而且往往伴随着深层的心理方面的原因。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思品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

我在去年对自己所任教的初一年级六个班级中选取了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一个是通常班,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为实验班,在进行传统的思品教育的同时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年后,我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从得出的结论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方面的进步,实验班的同学在道德、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发展显著好于通常班。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额综合力量比单纯的思想品德课具有更为理想的德育效果。因此,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有必要加强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在目前条件下需要由初中政治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那么增强政治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提高心理教育能力便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2 从教育者自身因素中探讨

2.1 教师转变理念,以自己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

要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教育角度出发全面推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应当对自身的观念予以转变,增强自身的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加强教学责任心。应当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良,要真正意识到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以及组织合作人员,必须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充分了解,并以尊重的态度,营造出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一次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可以最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对学生进心理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自身的情绪控制,因为教师的情绪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是所有教学人员的典范,马卡连柯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即便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生病了,他也不会因此而展露出会应响学生的负面情绪。为人师表,教师就是学生的典范,只有这样才能够时刻保持平常心,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注入正能量。根据相关调查,学生的不良情绪有80%来自于身边人,尤其是长辈,这里当然有教师对其影响。若是教师的心理出现问题,不仅仅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会产生影响,同时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育。

2.2 具备基础心理学知识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会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心理学、卫生学、哲学和教育学、行为学等理论学科,但从宏观上,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柱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哲学理论基础、教育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政治教师要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就得夯实心理学理论基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这表明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可见,是否一个健康的人其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要通过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重视并努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2.3 能具备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教给学生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相关的活动在参与中领悟和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教师要灵活掌握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小事中感悟、从参与中体会,善于采用多种方法适时适事的指导学生感悟中成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开心锁。

2.4 巧设计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营造快乐教学氛围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高中 教育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五篇】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精选5篇) 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