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4-03-01 12:38:02 来源:网友投稿

2015年5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确定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一对一”结对帮扶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联社高度重视,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开放工作计划【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五篇】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15年5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确定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一对一”结对帮扶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联社高度重视,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动员国有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推进整县脱贫的指导意见》的安排部署,立即采取行动,狠抓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以规划为引领

帮扶农户脱贫

结对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省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务川实地走访调研,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更是先后两次到务川,与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了解县情实际,制定帮扶措施。

在结对帮扶工作之初,省联社结对帮扶务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带队,到务川实地对接,围绕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年全面小康战略规划,扶贫开发工作规划、精准扶贫要求、项目融资需求等内容,突出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与县委、县政府共同制订了《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按照“帮扶资金引领、信合贷款支持、部门资金整合、社会资金助力”的原则,确立帮扶目标、找准帮扶方式、细化帮扶措施、夯实帮扶保障,为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明确,5年帮扶期内,省联社向务川捐赠资金不低于1.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行政村“两室一校”、农户技能培训等事业发展;
累计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信贷资金不少于100亿元;
24家县级农商行及联社结对帮扶务川24个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出列;
争创农村金融信用县,改善县域金融诚信环境,争取更多金融政策和资源更好地服务务川扶贫开发。实现到2019年,帮助务川自治县2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67个贫困村出列,2654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15年6月,省联社与务川自治县在贵阳召开第一期结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明确建立干部互派机制,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实施双向挂职交流。当月,省联社从省联社党委驻遵义市党工委选派了一名业务骨干到务川联社挂职。10月,省联社选派了安顺审计中心副主任李永康到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挂职,具体负责结对帮扶及金融精准扶贫相关工作;
务川自治县拟选派一名副科级干部于2016年到省联社挂职交流锻炼。通过干部互派,增强工作对接联动,发挥驻地情况熟悉优势,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发展民生事业

扩大扶贫覆盖面

截至2015年末,省联社已划拨资金2000万元,分别用于9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10所乡镇卫生院救护车等医疗设备购置、15所乡镇中心完小及城区中学教学设备购置、1000户务川肉羊养殖农户的专业技能培训。接下来,省联社将进一步整合资金,加快推进务川自治县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建设。

按照帮扶计划,五年内,省联社将累计向务川投入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务川联社已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4.76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贷款3.6亿元,发放种养殖业贷款5.79亿元,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1.56亿元,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1亿元。

同时,务川联社结合结对帮扶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9月在全省农信社率先启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信息比对及完善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工作,100余名信贷员走村串寨,深入全县117个行政村遍访贫困户,累计对全县26541户贫困农户中的16589户建立了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授信总额达到9.5亿元。其中,对4980户贫困农户共计发放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18亿元,累计新投放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4亿元,涉及农户2506户。

此外,围绕交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制约务川加快扶贫开发的瓶颈,《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明确将务川通乡道路、学校、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年度信贷支持计划。2015年11月,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组织遵义县、红花岗、汇川、仁怀茅台农商行四家行社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信贷业务工作组,到务川指导开展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工作。

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还积极协调,在遵义市召开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与人民银行遵义中心支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对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需求、精准扶贫项目库中的贷款匹配相应金额的合意贷款规模等进行协调,争取人民银行的支持。截至目前,除务川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全县通乡公路建设2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因医院建设调整立项规划及通乡公路建设未完成立项手续暂时搁置外,已完成务川县职业中学图书馆建设项目2400万元贷款、仡佬之源5A级景区祭祀板块建设项目2000万元贷款的发放工作,务川县第一中学三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1.2亿元正按照社团贷款管理程序申报组团发放。

启动结对帮扶

助推精准脱贫

2015年12月22日,省联社结对帮扶务川自治县大扶贫工作会议在务川召开,由省联社统一组织,遵义地区14家县(市、区)级联社(农商行)、除遵义外的8个地区所在地联社(农商行)共计24家行社到务川结对帮扶24个贫困村。启动仪式上,务川自治县向24家行社负责人颁发了脱贫攻坚工作顾问聘书。24家行社将按照省联社的部署,发挥各自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经验、推荐农业产业企业等优势,为结对贫困村发展出谋划策,介绍农业企业入驻,捐资办好民生实事,助推贫困村出列发展。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按照“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小额信贷、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到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2015年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2015年度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2015年度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2015年度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万元;三是争取2015年度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2015年度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2015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人次。上半年争取到2015年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万元。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万元,五年共计125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人。实施危房改造15户,茅草房拆除重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人,技能性培训45人。

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信访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

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

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

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

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

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

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

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

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

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

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个左右,使2015年度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个净增1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

2、做好2015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人。

3、做好2015年度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以上。

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

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三)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好2015年度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跟踪、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小额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放贷方案,抓紧落实放贷工作。今年,计划争取并及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5万元以上,对发放的资金加强跟踪问效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同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坚持不懈地把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引导性的技能培训力度,力争在2015年1月前完成3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和4人技培训转移工作。

(五)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考核奖励机制,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勇于担当,开发性金融全力支持脱贫攻坚

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国开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将支持脱贫攻坚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融资融智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国开行累计发放扶贫开发贷款1.91万亿元,其中本年新增发放2335亿元,贷款余额1.20万亿元。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国开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总行党委成员分片包干推动扶贫工作,各分行“一把手”为当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全行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5月31日,国开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正式成立运行,集中资源优势,集合专业队伍,打造脱贫攻坚的“集团军”。6月,国开行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农村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工作思路,确保“十三五”期间向贫困地区提供不少于1.5万亿元的融资支持,为支持脱贫攻坚制定“路线图”。

此外,国开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大力推动定点扶贫工作,累计向四个定点县发放贷款91亿元,捐赠资金3500万元。同时,积极与中央国家机关和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合作,与96个县的中央国家机关挂职人员和驻村干部建立了稳定联系机制,累计向193个县发放贷款889亿元。

创新思路,全面加大脱贫攻坚融资支持

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首战“捷报频传”。国开行在理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关于“省负总责”的要求,以省级投融资主体为贷款对象,通过省级“统一贷款、统一采购、统一还款”的模式,简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截至目前,国开行已对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全部22个省承诺贷款4065亿元,发放217亿元,惠及约8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29万同步搬迁人口。

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脱贫攻坚瓶颈制约。在河北武强县豆村,67岁的郭永会当村支书十多年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横贯全村的这条600米土路,一直是他的“心病”。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后,国开行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动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创新融资方式,为贫困县村组道路、安全饮水、环境整治、校安工程等难点和“短板”提供贷款支持。正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武强县得到了国开行2.2亿元的农村基础设施扶贫贷款,当地群众期盼了十几年的土路硬化改造工程终于竣工。截至目前,国开行已向22个省承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383亿元,发放692亿元,将惠及271个贫困县、18067个贫困村的354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18万人。

创新模式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国开行坚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的原则,推广完善“四台一会”(统贷平台、管理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信用协会)融资模式,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构建与贫困户紧密联结的多种利益机制,带动贫困农户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在陕西,国开行与省供销集团合作,发挥省供销体系组织协调优势,探索形成“政府+供销集团+开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融资模式,目前已在商洛市发放贷款3500万元,支持3家县级龙头企业及5家农业合作社,带动2358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而在全国范围内,今年以来,国开行已向145个贫困县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43亿元。

融智融情,助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

国开行一直将教育扶贫作为最根本的扶贫举措来抓,力争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该行积极发挥助学贷款主力银行作用,按照“应贷尽贷”原则,不断提高助学贷款业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108亿元,帮助903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大学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超过100万人。国开行还在四川古蔺率先试点中职学生助学贷款,首批贷款发放109万元,精准支持226名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主要领导亲自动手,全面安排部署工作

中办发25号文件下发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系统性安排。省委书记赵克志多次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推进扶贫开发是贵州的最大民生,是贵州同步小康建设中“短板中的短板”。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贵州最大的扶贫办主任”。赵克志在深入乌蒙山威宁调研时提出,必须始终按照“四化同步”要求,坚持走山区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强调要着力创新产业扶贫开发、城乡互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扶贫开发工作的“五种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拉动力量、支撑力量、保障力量和领导力量“五种力量”,采取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措施,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

省长陈敏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精准扶贫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基本方法,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强调“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但最核心是精准帮扶,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切实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提出围绕“扶产业、强基础、惠民生、优保障、抓改革、促开放”的思路,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作为落实中办发25号文件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同时把“新增8个县96个乡镇‘减贫摘帽’、建成全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作为省政府今年要做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首。

上半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在职省领导先后深入到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38个联系的贫困县、76个定点帮扶的贫困乡蹲点调研,开展帮扶。截止6月底,分别召开四次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开发改革创新工作。全省在乌蒙山腹地的威宁县召开帮促13个经济发展困难县加速发展工作会,专题部署扶贫攻坚和加快发展问题。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以视频形式开到省、市、县、乡、村五级,并进行电视直播,规模空前。

在省委书记赵克志的亲自推动下,省委在加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的基础上,专门成立省扶贫开发改革专项小组和专题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和省政府副省长任副组长,将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列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落实国家对贵州对口帮扶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在北京召开了“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亲自推动贵州与8个对口帮扶城市在共建产业园区、旅游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干部选派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经过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全面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制定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省委组织部印发了《贵州省省管领导干部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并制定了4个实施细则,形成了贵州特色的扶贫攻坚政策体系。同时,省委、省政府与9个市(州)、省直相关部门签订了《2014年度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将全年减贫任务和扶贫攻坚重大事项分解落到实处。

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扎实推进改革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25号文件精神,贵州将建档立卡和驻村帮扶作为基础性工作全力推进,同时探索贫困县机制改革,实现了三个率先。

(一)率先完成贫困村、贫困户识别工作。副省长刘远坤出席全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省财政专项安排1912万元资金,作为建档立卡工作经费,现识别出一、二、三类贫困乡镇934个、贫困村9000个、贫困人口745万人,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省市有信息平台”。

(二)率先实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李军副书记、刘远坤副省长出席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2013年总结暨2014年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决定2014年选派55864人组建11590个驻村工作组,按一村五人的原则,首次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两个全覆盖。同时,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全省还组建了52支党建扶贫工作队,101个省直部门对全省88个县进行整体挂钩帮扶,不脱贫、不脱钩。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长、副省长扶贫帮困制度》、《关于帮促困难县加速发展同步小康的通知》等文件。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贵州省2014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六项行动50项重点任务”》,明确“省级领导干部联系的扶贫工作重点县(发展困难县)一定五年不变,力争两年有变化,三年有成效,不脱贫不脱钩”。为增强驻村工作队的履职能力,贵州省按照每村2万元标准建立帮扶资金;
在38个省领导定点扶贫的38个一类贫困乡镇、38个拓展贫困乡镇,各投入1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对12个非集团帮扶重点县的同步小康工作队,每个队安排50万元的党建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实施驻村帮扶项目,切实做到真选实派、真蹲实驻、真帮实干、真脱实富。

(三)率先探索贫困县考核退出机制。一是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主持研究制定了《贵州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将50个重点县县委书记、县长和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作为考核对象,推动贫困县工作考核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陈敏尔省长明确提出,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扶贫开发是第一民生工程,要建立符合贵州实际的“一个管总、两个侧重点”的考评框架体系,即:管总的是同步小康监测体系;
管第一要务的是经济发展增比进位体系;
管第一民生的是扶贫开发考核体系。强调把改进贫困县考核方法,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落实“第一民生工程”的重大战略来抓。二是实行“减贫摘帽”激励机制。2011年,在时任省委书记同志、省长赵克志同志的亲自推动下,贵州省全面开展了重点县“减贫摘帽”工作。明确2016年,20个县(市、区)实现全面小康,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0个贫困乡实现“减贫摘帽”。贵州是全国最早出台退出计划和激励政策的省份,对“减贫摘帽”的重点县,从“摘帽”之年至2018年,每年奖励1000万元的资金,并以该县前三年所获扶贫资金总量的年平均数为基数,年度安排资金总量原则上10%的增幅逐年递增。2011年至今,省级财政共预算安排资金9.1亿元,对已实现“减贫摘帽”的14个县366个贫困乡镇进行奖励,形成了良好的正向激励机制。

全面强化到村到户措施,确保贫困农户受益

贵州省把“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和“三个十工程”等作为扶贫开发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一)全面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全面实施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年度安排的40多亿元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明确今后由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配合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和监管工作。

(二)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7月25日,省政府召开第3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六项行动计划”推进工作,分管省长汇报了“六项行动计划”半年工作情况。今年贵州将投资290多亿元实施“六项行动计划”,目前已完成年度任务工作量的80%左右,贫困地区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未来3年将安排1500亿元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全面落实中办发25号文件明确的“十项重点工作”。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坚持把实施雨露计划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有效整合阳光工程、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困农民参与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500多人,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培训贫困农民3万多人,转移安置就业1400人,全县通过培训后外出务工人数达4万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就业促增收扶贫新模式。

(五)以社会扶贫为重点,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合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活动和百企反哺活动。全县县直单位每年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500多件,捐赠和争取扶持资金200多万元,建立结对帮扶基地100多个,建立农家书屋40多个,累计向贫困村捐赠各类书刊5万余册。累计有50家民营企业支持贫困村建设,为贫困村捐资捐物折款500多万元。扶贫开发工作的扎实推进,有效改善了干群、党群关系,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调查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认为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二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差。三是扶贫开发的任务越来越重。四是扶贫开发争取资金难度越来越大等。

二、相关建议

为深入推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调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二)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计划。要根据国家、省市扶贫纲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计划,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效推进。要加大全县贫困人口的普查力度,掌握贫困人口的现状、需求、脱贫路径,为扶贫计划推进提供科学依据。要坚持城镇农村统筹规划,各乡镇、村要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作出具体扶贫规划,做到上下衔接协调推进。

(三)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要以雨露计划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形式、拓宽渠道,不断创新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乡镇、村居的工作积极性。要把扶贫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种渠道的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素质、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充分调动扶贫对象自主脱贫的积极性。

推荐访问:扶贫 工作计划 开放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五篇】 扶贫开放工作计划(精选5篇) 扶贫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