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工装轧辊导卫刀片轧槽锯片中图分类号:TG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347-03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二分厂轧钢是有D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装 轧辊 导卫 刀片 轧槽 锯片
中图分类号:TG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347-03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二分厂轧钢是有DANILI设计,有两条生产线组成,小棒线:年生产能力50万吨,生产规格φ15-60φ,大棒线:年生产能力80万吨,生产规格φ130-φ300,方钢#100--#300,小棒线有高精度的三辊减定机组KOCKS,大棒线有表面质量控制的火焰清理机。随着产品的不断开发,市场的激励竞争,轧钢技术对工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生产顺利,生产高精度和高品质的产品,工装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是前提,就对工装上线的质量如何控制主要作一些探讨。
一、工装装配质量控制的目的、原则。
做好任何事物,我们都必须知道所为何事,如果我能连做事的目的都不知道,则无所为。做人我们要有原则,做事也一样要有原则,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没有原则,事则会偏离主题。
目的:
(1)、确保工装上线合格率达到100%。
(2)、异常工装情况的管理,保证生产的连续、正常进行。
(3)、促进员工的质量意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原则:
工序标准明确,控制流程可靠。
操作方法合理,预防检查控制。
服务水平提高,应急响应及时。
总结分析完善,最终绩效说话。
二、质量控制的基本工作流程和要求
(一)工装上线质量控制的基本流程(图1)
(二)工装上线质量控制工作要求
质量管理的总体基本工作要求
1、有完整准确的质量检验标准
2、有完善的质量分工职责
3、有准确清楚的质量检查记录
4、有合理的质量考核办法
5、有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工作程序)
具体工序流程的工作要求
针对上述各环节定期进行质量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拿出改进措施并实施进行检验:具体工序流程要求如下:(以轧钢工装准备主要工装(样板、车刀、轧辊、导卫、锯片、剪刃、)为例来浅析,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生产服务,生产出优质的轧钢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保障公司的利益(图2):
1、工装质量控制标准、样板、图纸、协议、要求的制定和完善(图3)
1.1、 根据工艺明确的各工装件(导卫、轧辊、刀片、锯片、剪刃)的工艺技术标准,明确技术协议要求,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提出完善和改进要求。
1.2、 按工艺技术孔型要求制定相应的样板,明确样板管理制度和办法。
1.3、 明确加工件、制造件的加工制造要求或标准。
1.4、 对工艺方面的技术、协议、要求、制度等的不合理性提出建议和完善意见。
2、工装进厂、加工的验收(图4)
2.1、工装管理员负责轧辊、车刀、样板、导轮、剪刃、导卫按工艺加工图纸和技术附近进行验收,加工外形尺寸、公差、材质要求、热处理要求,记录测量数据,填写好记录,以便查校核实。
2.2、工装加工员负责加工工装加工并按孔型、工艺要求进行验收,并填写好《轧辊加工验收周专记录》。
2.3、锯片齿形修磨加工,按锯片原有齿型(三角齿、鼠牙齿)进行加工,加工结束填写好,对裂纹深、赛齿、光头等厂内无法加工的统计堆放好进行委外加工。
2.4、冷剪刀片进行委外加工,按技术协议要求进行验收。
2.5、其他工装件的加工,按工装件本身的加工修复要求(工艺、装配、操作等)进行加工和验收,
2.6、检验员对所有验收结果及时上报作业区,情节严重,作业区上报分厂,由相关分厂厂长做相应处理意见。
3、工装装配前的确认(图5)
3.1、机芯装配:装配员按装配要求对装配前的轧辊型号、轧制规格、孔型、要求进行验收,在《机架装配流转卡》上做好验收记录和台帐。
3.2、导卫装配:装配员按轧制规格,根据导卫工艺卡确认导卫总成、导轮、导板的型号、确认后进行装配。
3.3、冷剪刀片:根据生产规格确认装配刀片的型号,外形尺寸,填写好《剪刃装配周转卡》。
3.4、验收情况及时上报作业区,作业区做好相应的改变或更换对策,形成事故对策表;
情况严重的,作业区上报分厂,由相关分厂厂长做相应处理意见。
4、工装装配后的确认(图6)
4.1、机芯装配:操作装配工对装配后机芯的紧固性,情况,工艺参数(辊缝、轴向)进行验收,按《机架装配流转卡》详细内容进行验收,填写。
4.2、导卫装配:操作装配工装配结束后对导卫的紧固性、导轮的间距(按导卫工艺卡)、、水路的畅通性进行验收,详情按《机架装配周转卡》进行验收。
4.3、冷剪刀片:冷剪装配在刀座上,对刀座与刀片的相对位置进行验收,保证刀片的间隙和重合度。
4.4、工装确认:工装管理员对所有装配结束后的工装进行再次检查确认。
5、工装上线前的检查(图7)
5.1、工装管理员或机架班组长根据生产计划,对装配好的工装进行(型号、规格、标识、状态、安全、卫生等)综合检查确认,并在装配流转卡上签字,下发工装上线通知,通知工装上线。
5.2、按《机架装配流转卡》的检查项目进行复查,确认后在《机架流转卡》上签字,做好记录。
6、使用情况的跟踪了解(图8)
6.1、规格、品种更换时,跟踪生产工装更换情况,了解更换后工装使用情况。
6.2、工装管理员对工装使用的过钢量、稳定性、操作性、性能进行跟踪了解。
6.3、正常使用、消耗、损坏的工装,工装管理员做好消耗记录台帐。
7、统计、分析、考核(图9)
7.1、统计:
7.1.1、工装管理员根据对工装使用情况的了解和跟踪,每周做好工装过钢吨位的数据统计工作,每月25日做好月度轧辊、导卫、刀片消耗统计。
7.1.2、工装管理员每3个月对工装使用的寿命进行统计,达到使用寿命及时更换,重点跟踪轧辊轴承。
7.1.3、各班组长对生产操作、技术违规造成严重事故,按分厂事故管理制度进行统计,每月25日上报作业区。
7.2、分析
7.2.1、对轧辊的过钢量和磨损状况进行分析,改进轧辊材质。
7.2.2、对轧辊的轧槽过钢量和车削情况配合工艺优化孔型,使轧辊磨损降低到最小。
7.2.3、针对冷剪剪刃的剪切质量跟踪分析,对剪刃的孔型进行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剪切效果。
7.2.3、结合工装的使用情况,分析孔型系统的合理性,配合工艺,配辊优化,增强共用减少更换,提高作业效率。。
7.2.4、对生产操作进行规范,结合实际配合优化工艺制度。
8、总结、完善、改进
8.1、工装管理员每周做好工装使用总结,从技术、操作、规范、制度、安全等方面进行。
8.2、作业长在月度总结中汇报工装制造、加工、装配质量及使用情况。
8.3、对影响生产、装配、操作、安全、质量的工装,工装管理员提出完善建议和改进措施或办法,难度较大的上报分厂。
8.4、作业区对提出合理改进的员工,按分厂考核奖励办法酌情奖励,重点合理化改进措施上报公司,按月度合理化建议申报。
8.5、每日对夜班和当班生产情况的了解和跟踪,每周班组组织工装使用总结会,每月结合分厂月度总结会,进行班组总结,完善工装,每季度作业区向分厂提出至少三条合理化建议,作为工装完善的最低要求。
三、日常工作安排和管理
1)、日
1.1、每天班前会结束,各班组对夜班工装使用情况进行了解,损坏的工装及时整改,保证工装的备用。
1.2、每日8:30前对备用工装进行检查,保证备件的完整性和完好性,机芯的
1.3、每日根据生产计划按工装装配计划进行装配
1.4、对白天换规格、换工装时,各班组对生产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生产动态。对新品调试,相关责任人必须全过程跟踪,直至过钢、连续正常生产后才能离开生产现场。
2)、周
2.1、每周一安排一周的工装要求、计划,从质量、作业、改进、现场等方面进行。
2.2、每周三班组开展工装分析讨论,针对现场、作业规范管理
2.3、每周六班组总结工作,各班组上交一份周周总结于作业区。
3)、月
3.1、每月至少一次班组技术交流,结合生产实际对工装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形成季度合理化建议上交分厂。
3.2、工装管理员每月25前提交一份工装总结。
3.3、轧辊管理员每月25日前提交一份轧辊车削消耗统计与分厂统计室。
3.4.、按分厂统一格式从规范、落实、责任、协调、问题、培训、服务对工装进行总结,
四、重点工作安排
5.1、工装上线计划的协调
5.1.1、作业长负责工装计划的编制,并负责与生产调度或生产厂长的计划变更协调,装配组负责工装的装配。
5.1.2、作业长不在情况线有副作业长或工装管理员负责计划的协调。
5.1.3、协调计划变更以书面形式通知装配组,装配组无条件负责按时保质完成。
5.2、工装服务的保证
5.2.1、保证装配上线质量的合格率100%。
5.2.2、保证生产备用工装的完整性,备用及时到位。更换的工装及时下线重新更换准备,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5.2.3、保证工装区域的文明卫生满足的要求,责任到人。
5.3、工装事故的分析本身处理和方法完善,对所有发生的工装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完善事故处理的对策。
3.4、工装的改进活动:要发展就的改变现状,多开展改进活动,全员动员。
五、总结、分析
1)及时专项总结(事故、问题)――对事故有整改措施,对问题有动态跟踪管理
2)班组内部总结:――各班组按工作性质和工作水平,阶段性总结,明确周、月总结管理要求,形成班组或个人建议。
3)团队交流总结――主要与生产、设备、工艺进行交流沟通,总结技术操作完善机制规程,改进生产工艺工装。
结论:优质的工装是生产轧制优秀产品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的竞争,对最终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对工装的上线质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规范到顶、落实到底、责任到人、协调到位、问题到根、培训到家、服务到心”的做事方针,坚持“进度精度保证生产,保养素养保全工装”的原则,按“事前、事中、事后”的做事原则,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问题处理对策,逐步完善改进工装,准备一流的工装并非达不到。
参考文献
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
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
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
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大家好!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1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2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3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五”期间,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五”选题规划;
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
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
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遵循自然、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入为核心。紧紧围绕“塬面果烟、川区瓜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产业格局,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提升效益,努力把结构调优、产业调壮、品种调特、效益调高,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围绕果品、烤烟、草畜、瓜菜、劳务、粮油六大产业。建成陇东无公害苹果出口、全国优质烤烟填充料、无公害设施瓜菜、劳务输转基地。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0元,其中农民从六大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33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6%粮经比例达到46
三、工作重点
1发展壮大优质苹果产业。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重点建设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等6大塬面优质苹果基地,坚持新栽与管护并重。每年栽果5万亩。努力扩大无公害苹果生产面积,认真抓好宫河镇彭姚川4000亩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保证苗木充足供应。深入实施果园管理“千百十”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湫头张村100亩和永和堡巷、三嘉东庄50亩盛果园,榆林子习仵、湫头张村100亩幼园和三嘉千亩瓜果套种等苹果科技示范园建设,其他每乡镇各抓1-2处规范化果园管理示范点,确保果园管理规范化措施落实率达到85%以上。2012年,全县优质苹果发展到24万亩,人均达到1亩果,其中挂果面积达到17万亩,每乡镇建办气调库1个,累计达到10个,苹果产量15万吨,总产值2.5亿元,净收入1.5亿元,为农民提供纯收入609元。
2做精做细烤烟产业。严格执行“双控”政策。计划种植,以创建全国优质烟叶填充料生产基地为目标。全面落实规范化生产措施。合同管理,主攻质量,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永正、榆林子、宫河3个优势乡镇,2012年,优质烤烟面积达到4万亩,烟叶产量16万担,入500元以上,为农民提供纯收入293元。
3巩固提升瓜菜产业。巩固提升山河秦家店、解川。宫河代店、长口子等设施种菜和三嘉瓜果套种基地规模效益,围绕建设服务煤田开发“菜篮子”基地。永正樊湾子、佛堂。持续扩大榆林子中巷、周家芦堡城郊设施种菜基地和宫河万亩大葱基地规模,推进瓜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创建一批无公害和有机瓜菜生产示范区,努力形成一村联多村、多村成基地的整体开发格局。2012年,全县无公害瓜菜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其中设施瓜菜达到2万亩以上、产量9万吨,大葱面积3万亩、产量4万吨,瓜菜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311元。
4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规范化养殖小区(场)和专业大户。新增规模户300户,坚持“小群体、大规模”以子午岭林缘乡镇为重点。每年建办规范化养殖小区(场)5个。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以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草食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建成规范化养殖小区20个,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5800户;
肉牛饲养量10万头,出栏2万头,肉绒羊饲养量6.5万只,年出栏3万只,猪饲养量20万口、年出栏10万口,鸡饲养量60万只;
肉类总产量6500吨、鲜奶总产量600吨、禽蛋总产量4500吨,畜牧业为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40元。
5做实做好劳务产业。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要求。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始终把劳务输转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坚持城镇农村统筹、培训服务齐抓、就业创业并举。抓培训、抓订单、抓维权,巩固扩大环勃海湾、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基地,开辟正南煤田劳务基地,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易地就业致富,支持民营劳务中介机构,促进劳务集团化输出,全面实现劳务输转技能化、组织化、长期化,力争输转人数每年转移10%劳务收入每年提高20%2012年,农村富裕劳动力输转率达到80%以上,输转人数达到6.15万人,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354元。
6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依靠科技。提高总产,坚持以质量、高效、安全为方向。主攻单产。2012年,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总产量7万吨以上,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425元;
油料面积稳定在7万亩,总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01元,实现县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7积极建办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原则。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个百分点以上。要围绕果品产业,抓建果品气调库及苹果脆片加工厂、果汁厂、果醋厂、果酒厂、果圈厂、果品套袋厂、包装箱厂,围绕蔬菜产业,建办蔬菜保鲜加工等龙头企业,确保全县每年新办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5户以上。对奥神洲贸易有限公司、大地果业公司、聚源果业公司、德龙果业公司、天宏果业公司、大葱保鲜生产线、绿源果品公司、康源肉食品加工厂、高星农产品加工厂等一批农产品加工运销类龙头企业,要不断扶优扶强,为企业建好第一原料车间,供应优质充足的原料,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8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规范提升特色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示范引路、农民参与。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农村营销大户和经纪人成立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开展农产品收购运销。十一五”期间,以乡镇为单位,以经营大户为依托,围绕大宗农产品开发,每年组建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以上,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益联结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12年各行各业都有专业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50%农民成为合作组织会员,基本建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为眼神、覆盖全县农业生产服务网络体系。
9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完成“陇蜜”苹果省级著名商标申报和“慧尔灵”紫苏油有机食品认证,力争年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特色农产品达到优质标准、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建成一批绿色农产品超市。对已取得国家绿色认证的宫河”牌大葱、陇密”牌苹果、惠尔灵”牌紫苏油、个丁个”牌小米,改进包装、精深加工、设立窗口、打进超市等方式扩大销售,提升效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诚信合作的产销关系,实现企业和农户共嬴。建立健全突发性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品认证和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基地。
四、主要措施
1抓好宣传引导。推动结构调整。各乡镇和农口部门要把宣传引导贯穿农业结构调整始终。采取制作广播电视专题、算帐对比、印发资料、政策激励等多种方法,结合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结构调整中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各乡镇要层层召开会议逐村逐户宣传动员,涉农部门要组织专业宣传队进村入户讲政策、传技术,宣传部门要及时宣传报道有关政策措施和产业开发典型,全县上下努力营造抓调整、促增收、保发展的良好氛围。
2制定调整规划。指导结构调整。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从实际出发。着眼现代农业,立足于市场农业。立足于“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层层制定各自的具体操作方案,方案要明确产业种类、区域布局、发展重点和扶持措施,主要产业种植面积、饲养数量等任务要落实到乡村农户、地块,并造册登记、建档立卡,做到既科学合理,又具有操作性,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健康有序推进。
3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结构调整。坚持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益。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普及推广应用,每年下派科技特派员15名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3000户,辐射带动3万户,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15项以上,新品种20项以上,实现生产良种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全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2012年,全县80%农户都能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平均每村拥有农民技术员100名以上,全县种养业良种化率、农业科技入户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品质组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掌握规律、抓住重点
要认识宁夏结构调整的规律,首先要掌握它的特点。一是调整的背景不同。过去是在计划经济和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次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加的情况下提出的。二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过去的调整,主要以增加农产品总量为主。这次调整,是在总量平衡的基础上,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增长动力。三是调整的主攻方向不同。这次调整,在向农业生产广度进军的同时,要向农业生产的深度进军,更大规模地实现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使农业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四是调整的力度不同。过去的调整往往是发展的一般性适应措施,现在调整已成为发展的主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些特点决定,新一轮结构调整具有很高的立意和十分丰富的内涵。
要探索宁夏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规律,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结构调整角度看,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三个相对劣势和三大比较优势。所谓相对劣势,一是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在一些地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产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结构调整。二是发展水平低,劳动者素质不高。宁夏农业的科技水平、粮食保障水平、加工转化水平和规模化经营水平都不高,延缓了结构调整进程。三是宁夏地处偏远,远距离运输成本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所谓比较优势,一是土地面积比较广阔,发展生产的潜力很大。二是日照长,温差大,养分积累快。适宜发展一些优质农产品。三是地域差异性大,生态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有一定的潜力。从区域特点看,灌区围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潜力很大。南部山区适宜发展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建立优质小杂粮基地。这些特点表明,只要能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很大。虽然现在对宁夏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要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是很难约,但这并不是说结构变动的前景不可把握。抓住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产业,依据市场变化的大体趋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出大致的,总体构想和规划是可能的,对指导工作也是必要的。现在看来,只要能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机统一起来,抛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农业生产的老路,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逐步把宁夏建成全国重要的草业基地、草食畜牧基地和林果业基地,是完全可能的。到那时,与畜牧业、林果业相配套的加工业也会发展起来,将会形成一个农林牧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的新格局,一个小而富、小而强、小而美,经济繁荣的新宁夏将初见端倪。
这一战略性调整,将贯穿于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个新阶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要着重把握好四点;
第一、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宁夏由于长期致力于解决温饱,主要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近几年虽然在调整上下了很大功夫,也有成效,但农产品的品质结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总体上是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占少;
平销产品多,畅销产品少。这是当前农产品卖难、农业增产不增收等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调整结构了先要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入手。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以引进为主,加快选育。推广优良品种,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要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第二、发展草食畜牧业和林果业是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发展草产业、畜牧业和林果业是宁夏的比较优势,也应该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随着大面积山坡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必将带动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大发展。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了,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带动加工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因此,要把草产、畜牧业和林果业作为大产业来培育,使之成为未来宁夏农业经济的支柱。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餐桌上的食品50%以上经过了多层加工。这说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宁夏要立足现有加工企业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的引进开发和创新,积极发展多样化、方便化、优质化和系列化食品。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积极调整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布局,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第四、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是结构调整的根本。在当前农民增收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必须牢固树立对农民多给予、少索取的政策思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大局出发,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重视和抓好减轻农民负担这件大事。要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区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政策,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要坚决纠正,由此引发恶性案件和的,要严肃查处。要标本兼治,结合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下决心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战略性结构调整提供保证。
二、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制定并运用正确的措施
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应当清醒地看到,依靠行政手段定计划、下指标的老办法已经不灵了;
但完全让农民自发地去适应市场,也会延缓结构调整进程。当前,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第一、大力开拓市场,牵动结构调整。市场是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强大动力,农产品市场开拓的程度决定着结构调整的力度。因此,要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努力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一要加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批发市场既是大规模商品的交换中心,又是形成农产品价格和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的中心。对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有很大带动作用。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一批产地批发市场。要健全设施,完善功能。重要市场都应具有商品交易量和价格信息的收集与设施。要做到建一个市场,带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二要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宁夏信息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信息服务没有形成体系,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存在信息不灵的问题。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区农业信息网络,结合机构改革,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终端;
要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使信息服务成为政府引导农民,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三要积极培育连结市场和农民的中介组织。现在,农产品多渠道流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虽然许多农民以各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但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因此,要引导他们向生产、技术、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加快供销社改革,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要引导国内外商贸公司同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关系,逐步形成联合经营、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四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第二、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是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要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出发,立足宁夏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重点引进、研究和推广应用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优化动植物品质技术,以扩大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为目的的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和以高效节约为目的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要加大力度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加快农产品的更新换代。要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特点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推广模式。要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转包农民土地等方式,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把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三、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发展一个龙头企业,不仅可以带动一个主导产业,而且能够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要因势利导,推动乡镇企业积极兴办和发展龙头企业,特别要继续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的龙头企业,把农村多种经济成份搞得更活跃。要在现有的城乡农副产品加工业中,选择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各种所有制企业,重点进行扶持,使之成为具有较强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骨干。要立足宁夏实际,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龙头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强东西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一些关键设备和工艺技术要大胆引进,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主动推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同国内外优势企业开展联合、协作或兼并,甘当配角,善于用别人的销售渠道去发展壮大自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科技、供销、外贸等涉农企事业单位,直接进入农产品加工和经销领域,投资兴办龙头企业。
第四、增加投入,拉动结构调整。宁夏财力弱,大多数农民刚刚解决温饱,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各级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减轻农民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方面的负担,使农民手中有限的资金投向生产,投向结构调整。同时,要把新技术引进、品种改良作为支持重点,拉动结构调整。要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把提高为农服务质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大力支持农户的种养业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要鼓励全社会向农业和农村投资,多渠道引进外资。农产品加工项目要面向社会招商引资,善于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破产、倒闭企业的场地、设备,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要加强投资环境治理,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和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中央反复强调,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当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更要防止忽视和放松农业的倾向。我们既要看到宁夏农业丰收,农产品充裕带来的新问题,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基础还比较脆弱的现实,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有新的思路,要同战略性调整统一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第一、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走恢复优化生态的新路子。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条件还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宁南山区多数地方还是靠天吃饭,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心腹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上,既要把以兴水改土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又要下大气力种草种树,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农业就缺乏根本的保证,结构调整也难以持久。在宁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就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兴水改土不仅要为粮食生产服务,也要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为种草种树调整结构服务。当前,宁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得机遇,在抓好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承建设和以道路、电网为主的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突出抓好以种草种树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要把握好这样几个环节:一是坚持适地适树适草。二是配套措施要跟上。要引进优良品种,解决好苗木和种子,三是要切实解决好管护问题。坚持谁种、谁有、谁受益,通过拍卖、承包等方式,把权益落实到农户。
第二、努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不出问题。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一种战略性物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长期以来,宁夏一直受粮食短缺的困扰,现在粮食问题虽然有了好转.但历史的教训不应忘记。现在重视粮食生产同样需要有新的思路。关键是要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不能单纯地稳定或扩大粮田面积。关于粮食问题,在这样几个方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一是对宁夏的粮食生产能力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最近几年,宁夏常年粮食产量都在27亿公斤左右。去年在南部山区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了29.3亿公斤。这说明在一般年景下宁夏粮食产量可以稳定在28亿公斤左右,已基本具备了自求平衡的能力。二是在战略性结构调整中,一段时期粮食总量的适当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宁夏的粮食供给仍然要立足于自求平衡或基本平衡。既不能依赖吃调进粮,也没有必要追求粮食输出。今后保证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三是部分山坡地退耕,对粮食生产能力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据分析,宁夏粮食总产的82%是由水地、川地和优质梯田所提供的,坡耕地和劣质梯田只提供粮食产量的18%。相当一部分坡耕地都是“撞田”,实行退耕,造成粮食总量的波动不是很大。四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是要保护好基本农田,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谓保护基本农田,就是不能转为非农用地,而不是说不能调整结构。粮食多了,可以调种别的作物,这并不损害粮食生产能力,一旦需要粮食,调过来就行了。要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坚持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已有的扶贫成果,并下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宁南山区的面貌。宁夏农业基础脆弱的问题在宁南山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扶贫攻坚计划完成后,扶贫工作并没有结束。要通过战略性调整,努力改变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巩固扶贫成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宁南山区的面貌。
四、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下大决心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新阶段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思想方法到工作方法来一个大的转变,努力提高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水平。
第一、转变思维方式,寻求市场需要和本地优势的结合点。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事物的个性和特点,也就是同志常说的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如何做好这篇文章,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明确结构调整的普遍性要求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找准本地、本县同其他地方的区别点,认识自己的特殊点,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的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防止一哄而起、结构雷同,造成新的积压和卖难。当然,特点不等于优势,但优势必定是特点。比如,宁南山区土地多,土质好,日照适宜,温差较大,但干旱少雨。这些特点决定了宁南山区发展粮食生产并不是强项,但种草和种洋芋有着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草为业,发展草畜牧业,发展洋芋产业,结构调整就能成大气候。
第二、转变领导方式,把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和为农民服务作为工作的着重点。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首要的任务是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当前重点是落实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三项政策。这些都是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讲政治,讲纪律,自觉贯彻党的政策。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政策不落实甚至违背政策的问题,要坚决纠正。要转变职能,切实为农民和基层搞好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面向群众开展工作。各级领导机关要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办农民之所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基层的服务上来。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联系农民,改进作风。各项工作都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农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