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销售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影响我国综合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茶叶销售团队来说,员工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具有高素质员工的企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销售茶叶工作总结【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茶叶销售团队;
企业员工;
体育锻炼;
现状与建议
茶叶生产销售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影响我国综合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茶叶销售团队来说,员工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具有高素质员工的企业在有了强大员工基础支持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地取得合理的发展。在员工具有的素质中,除了道德素质、思想素质、价值观念等内容之外,身体素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强健的身体是员工进行高效工作的根本,身体作为革命的本钱,一旦身体出了问题,即使具有再科学的价值观或者再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无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1]。因此,茶叶销售团队越来越重视自身企业员工身体素质的培养。而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加强员工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加强员工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员工的体魄,为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一个强健的机体支持。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我国各大企业员工的体育锻炼情况却并不是很乐观,对此企业必须要掌握员工体育锻炼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措施引导员工进行更有效的体育锻炼[2]。本文就是关于我国茶叶销售团队员工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的对象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位于我国某一线城市的某个茶叶销售团队,该茶叶销售团队一共有员工187人,年龄21-67岁,其中男性员工120人,女性员工67人。
1.2调查的方法
本次研究调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分别是:1.2.1问卷调查法针对该茶叶销售团队员工体育锻炼行为参与的情况,比如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情况、意识情况等,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回收率93.5%。在回收的问卷中,男性员工120人,女性员工67人。1.2.2走访调查法针对该茶叶销售团队员工体育锻炼情况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向当地的体育管理部门、生产企业职能部门以及该茶叶销售团队的员工进行走访调查。1.2.3文献资料搜集法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在维普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中查阅、检索了相关文献资料二十余篇,并借鉴了其中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与内容。1.2.4数理统计与对比分析法将搜集到的该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数据与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对比和分析其在性别间存在的差异。
2茶叶销售团队员工体育锻炼的现状
2.1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情况分析
2.1.1体育锻炼价值取向体育锻炼价值指的是人们在体育方面具有的某种态度、主张、倾向以及信念,与人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相关[3]。通过调查该茶叶销售团队员工的体育锻炼价值取向发现,该企业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在体育锻炼价值取向上基本上相一致,根据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员工的体育锻炼价值取向依次为增进健康、休闲娱乐、调节情绪、追求时尚、提高刺激、加强竞争、运动能力、人际关系、改善形象、防病治病。这表明对于该茶叶销售团队员工来说,其认为参与体育锻炼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人的的身心健康。2.1.2体育锻炼动机水平据调查资料显示,虽然该茶叶销售团队的员工对于体育锻炼比较关注,但是其实际参与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反映了茶叶销售团队员工所持的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态度与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实际行为之间有着一定的背离。比如,通过调查该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实际的体育锻炼动机发现,多数员工都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无法保持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其所持的体育锻炼价值取向相一致,分别是:没时间、身体好不用锻炼、没兴趣、怕讥笑、工作太累、没有理由、企业没有设施、没有钱等。这表明一个问题,建立与形成体育行为并不是单纯由人对体育的认识来决定的,同时社会各方面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4]。
2.2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情况
2.2.1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在这187例有效问卷中,其显示,每周参加一到两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有75人,排名第一;
每周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63人,排名第二;
每周参加三次及三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员工有36人,排名第三。这表明茶叶销售团队的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均参加了体育锻炼。2.2.2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时间段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员工中,有79人的活动时间在15min-到30min之内,位列第一;
有61人的活动时间在31min-60min之内,位列第二;
活动时间超过60min的员工仅有16人,参与人数较少。同时,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集中在晚上或者双休日,尤其是男性员工,选择在晚上进行体育锻炼的有69人,这说明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其工作时间有关。2.2.3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根据茶叶销售团队员工最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调查内容显示,男性员工主要是篮球、乒乓球、足球与羽毛球,说明男性员工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休闲性与竞争性,主要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调节情绪以及放松身心。女性员工更加青睐于旅游、身心放松、游泳与乒乓球等,主要是为了愉悦心理与锻炼身体。同时,在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形式的时候,多数员工都是选择与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是选择个人锻炼的方式和与家人锻炼的方式。2.2.4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根据对茶叶销售团队员工每月体育锻炼的消费金额与内容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员工在体育消费结构上有两种趋势,一种是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效率,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另一种则愿意在体育器材、体育旅游、场馆租借等方面进行健康资本投入,从而达到身心愉悦、健身强体的目的。对于女性员工来说,其在消费观念上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女性心理特点,在注重体育锻炼给精神带来体验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比如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首先购买的物品是服装鞋袜,其次才是与体育相关的比赛或杂质书报等[5]。
3茶叶销售团队员工体育锻炼调查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对于体育锻炼的意义比较重视,并且有着较强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同时,茶叶销售团队的管理者也意识到员工进行体育锻炼的众多好处,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强员工机体免疫力[6]。茶叶销售团队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员工的工作强度与压力都较大,引起了员工在身心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同时,茶叶销售团队一般都远离市区,使得员工的闲暇时间十分有限,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较少。所以即使员工明白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常常还是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无法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
3.2建议
政府要重视茶叶销售团队员工的体育锻炼情况,掌握其实际锻炼情况,营造发展茶叶销售团队体育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锻炼环境等,将政府的推动作用与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积极举办各种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或体育比赛,激发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7]。同时,茶叶销售团队也要坚持人文观念与体育产出观念,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在企业内积极宣传各类健身活动,并且还可以结合茶叶销售团队的特色,举办各类体育活动[8]。茶叶销售团队员工自身也要加强体育锻炼观念,将体育锻炼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类体育项目活动。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虽然我国茶叶销售团队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比较强烈,但是从整体上看来,其体育锻炼的力度还不够,对此政府、茶叶销售团队以及员工自身都要付出努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使茶叶销售团队可以创建一个员工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活泼氛围,不断增强员工的身体素质,实现员工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元.新世纪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和当前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第11届年会上的发言[J].中国油脂,2001(6):4-8.
[2]戴春平.当代大学生生活社会化实现的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下企业锻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11.
[3]张巧耘,王建锋,张恒东等.某大型电子企业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策略及效果评估[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3):177-181.
[4]吉文林,胡新岗,黄银云等.基于企业视角的校企合作调研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51-55.
[5]朱爱芳.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1):235-236.
[6]姚磊,田雨普,谭明义.村落社区中不同程度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民群体特征分析———安徽省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3村实证调查[J].体育科学,2010(5):15-24.
[7]林妙霞,李泽楷,陈燕铭等.广州市某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S1):36-37+50.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茶叶生产现状
永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各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时期的茶叶生产方针,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我县的茶叶生产,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㈠生产规模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54898亩,种植品种10多个,以铁观音、佛手、水仙为三大当家品种,占总面积的89.02%,品种百分之百达到良种化。投产面积48612亩,占总面积的88.55%,年产毛茶3262.44吨,并且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是全国、全省三大乌龙茶主产县之一。佛手茶的栽培面积、产量更是全国第一。
㈡年产值与税收
全县茶叶总产值5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45%;
年创税利500多万元,其中农业特产税70多万元,产品增值税70多万元。
㈢出口创汇
我县茶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1600吨,年创汇2600多万元。
㈣争创名牌
我县自水仙茶1987年获商业部部优产品,佛手茶1989年获农业部部优产品,1994年获得福建省名茶称号之后,1995年双双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期间共获全国和省十多项荣誉。佛手和水仙、铁观音又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㈤名优新品种引进
全县现有铁观音茶园21908亩,占总面积的39.97%,年产量1230.76吨,占总产量的37.73%;
佛手茶园14472亩,占总面积的26.36%,年产量564.96吨,占总产量的17.32%;
水仙茶园12492亩,占总面积的22.76%,年产量556.42吨,占总产量的17.06%。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枞、八仙、紫龙袍、青倩翠玉、金星12号、杏仁等名优新品种,进行优化、调整茶叶品种结构。
㈥无公害茶叶生产情况
近年来,生产无公害茶叶是发展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因而也得到我县的重视,于2000年在玉斗、湖洋两镇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1500亩,年产量115吨。还在全县范围内推广1万多亩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量,年产量1000吨左右。
二、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争创茶叶名牌积极有余,利用名牌产生效益不足,总体茶价偏低
我县茶业主管部门多,缺乏协调,各行其事,各部门对争创名牌积极有余,而对利用名牌产生效益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形成我县茶叶销售至今仍以出口为主,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出口茶叶质量多为中低档,因此售价不高。更因茶叶出口集中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受金融风波影响较大,不利提高售价。而近年国内市场名茶售价高、效益好,我们对此却视而不问,不能及时把握商机,利用现有名牌产品拓展国内的高档消费市场,以致茶叶名牌多多,有名无效益,茶价上不去,总体价格偏低。
㈡茶园管理粗放、单产低,生产成本稳中有升,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茶价低,成本较高,利润微薄,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以致掠夺经营,茶园管理粗放,只采不管,或是只采不养。全县正常管理、正常生产的茶园不足一半,而且出现抛荒茶园2000多亩、8000亩茶园改种或套种其它作物。有的茶园一年只采春、秋两季,有的茶园只采不养,有的低产园没有得到及时改造,以致产量不高,全县平均亩产仅67.11公斤,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于全省平均单产。同时,农药、肥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升,加上制茶设备陈旧、老化,生产效率下降,致使生产成本稳中有升,茶叶生产效益不高。
㈢茶叶粗采滥制,优质茶少,总体质量不高不稳
由于采茶实行计量工资,采工为了自身利益,没有按采茶标准和要求而粗采滥采,以致茶青质量大大降低,更由于总体茶价低,制茶者为了获取较高利润,采取增加日产量或是不按工艺程序进行,偷工减料,难于制出好茶,产品质量不高不稳,形成恶性循环,缺乏市场竞争力。
㈣茶农市场意识不强,缺乏制茶技术与创新
我县现有茶园中,集体所有茶园12422亩,占总面积的22.63%。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有的被分到户,有的投标承包,至今已没有一株茶树是集体管理的,这样,形成了许多管茶的人缺乏制茶技术,而有制茶技术的人没茶管,正所谓"懂契没田做",加上许多茶农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制茶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而且农村信息不灵,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难于把握市场脉膊,无法根据市场要求和价格变化进行生产,造成产销脱节,流通无序,大大降低市场竞争能力。
㈤茶叶企业规模小,缺少行业龙头带动产业的发展
虽然我县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目前只有外贸茶厂、北硿茶厂和莉芳茶厂三家企业有一定规模,但设备陈旧、老化,综合实力不强,而且是纯精制加工,产品开发欠缺,科技含量低,优势不明显,不能形成行业龙头,难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同步发展。
㈥产品缺乏深度加工,科技含量不高,附加产值低
由于茶叶初制加工目前仍是半手工半机械制作,目前,全县仅有采茶机30多台,修剪机10多台,机采、机剪面积只占总面积的不到20%。茶叶深度加工更是空白,在整个茶叶生产、加工、包装以及管理上,科技含量都不高,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谈不上科技兴茶。
三、今后茶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㈠明确一个指导思想
今后我县茶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以质量为重点,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扩大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满足市场需求,做好内部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促进我县茶业的可持续发展。
㈡转变两个观念
1.转变思想观念。茶业的发展,不能再以扩大面积和增加产量为标准,而要以提高效益和满足市场需求来衡量,从重视产量转向重视质量,从重视生产转向生产和流通并举,从重视产值转向重视效益,做到稳定产量和面积,提高质量和效益,逐步从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转变服务观念。从政府办产业转向社会力量办产业,政府引导和全社会力量推动相结合。政府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重点从产前、产中服务转到产后信息服务,引导茶农走进市场,架起产销之间的桥梁,并注重扶持重点企业或大户,以龙头带动产业的共同发展,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
㈢抓好三个环节
1.抓好生产环节。
第一,茶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走科技兴茶之路。政府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永春佛手茶标准综合体》、《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范》、《茶叶安全卫生知识》以及茶叶生产技术等推广手册分发到每一茶户。同时,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县办培训到乡(镇)村农技人员和专业大户,乡(镇)办培训到每一茶叶生产加工户的措施,进行科技宣传和培训,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茶叶平衡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与采茶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科学种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第二,稳定面积,加大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巩固和提高现有茶园单位面积产量,走丰产优质高效之路。
第三,确实抓好茶叶降低农药残留工作,在确保茶叶卫生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好区域布局,根据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商品茶基地。内半县的一都、横口、下洋、坑仔口、玉斗、锦斗、苏坑等乡镇及外半县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区,气温相对较低,适于铁观音种植和加工,在稳定佛手、水仙前提下,可相对集中发展高价高效的铁观音系列品种,积极引进金观音、黄观音等;
外半县的蓬壶、达埔、石鼓、五里街、吾峰、桃城、东平、东关、湖洋等乡镇,海拔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气温相对较高,发展铁观音较为不利,应着重在巩固提高现有佛手、水仙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和发展高香型名优早新品种,如:科旦、白芽奇兰、丹桂等,以改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为名茶新品开发打好基础。
2.抓好加工环节。
第一,在今后3~5年内,县、乡(镇)政府要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和引进茶叶制作加工能人,加强制茶技术培训,举办制茶技术大赛,改进和提高茶农的制茶技艺,重视鲜叶采摘质量,严格工艺流程要求,增加优质精品茶的生产和提高茶叶总体质量。
第二,积极引用先进适用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如空调"做青"设备和包揉机、采茶机、修剪机等,提高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空调"做青"设备可以改变"看天做青",摆脱不良气候的制约,提高夏暑茶产量和质量,包揉机等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第三,严格执行茶叶质量标准,禁止混等混级和掺杂掺假,真正做到优茶优价,确保名牌产品质量,以名牌促进销路,以销路促进生产,走入良性循环轨道。
第四,加强茶叶加工企业环境净化,防止和避免二道污染,确保茶叶卫生质量。
第五,深化茶类和加工产品的开发,如引进台资企业生产的台湾乌龙茶,或是绿茶和花茶,以及速溶乌龙茶、人参茶、健胃茶、茶酒、茶水雪碧等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和茶保健品,使茶叶产品不断趋向多元化,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消费需要,多渠道拓展市场。特别是佛手、水仙茶叶内锌和黄酮类含量较高,锌是人体必须且较缺乏的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又是一种有效的防癌、抗癌物,很适于开发保健茶类,应加强研究、开发和利用,走出永春自己的特色之路。
3.抓好流通环节。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集中统一对外,同时,试行市场指导价,避免内部压等压价,做到保质保量保价,自身提高价值。
二是充分利用华侨多、分布广的优势,加强宣传,扩大世界影响,巩固和增加出口贸易量。
三是鼓励和引导茶农走向市场,鼓励一批内联、外引的茶叶购销企业或大户创建各自的品牌,并支持他们到各地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窗口,以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形成点面结合的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四是在降低农残,扩大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确保茶叶品质和茶叶卫生质量,在巩固现有外销渠道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重点转向拓展国内精品市场,并且积极开拓欧美的茶叶销售市场。
五是结合我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开辟茶文化旅游。在牛姆林生态旅游区内建设茶树观光品种园,即可观赏,又可品尝,又能扩大宣传影响。
㈣落实四项措施
1.加强宣传和领导,增加投入。
一是政府要有意识地组织茶叶主产乡镇和企业或大户,集中力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名牌产品良好的产销环境,鼓励和扶持企业或大户到全国各主要消费市场建立销售窗口。二是今后县、乡(镇)及各部门的赠送礼品一律用永春佛手或永春水仙茶叶。三是在市、县电视台进行广告。四是必要时可到主要消费城市举办新闻会和茶王赛,促进高档茶消费。五是县、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转变观念,制定优惠政策或措施,切实加强对发展茶业的领导作用,加大发展效益茶业的投资,建立政府投入为启动、农民和农村组织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新机制。
2.扶持专业大户,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行业发展。
茶业要新发展,政府要重视引导内部结构调整,扶持专业大户和企业,有规模地开发茶叶基地,创办营销市场,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降低市场风险系数,提高市场竞争力,以龙头带动产、购、销的全面发展。
3.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一是利用电脑网络及时和收集茶叶产销信息,为茶业发展服务。
二是健全县茶叶管理站和茶叶同业公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从财政预算拨出一定经费,以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名优工程、高产高效等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积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并及时传递给茶农,为茶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提高科技转化率。
三是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垂直联系和科研院校、兄弟省县的横向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技术、销售动态,保持行业领先,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重视参加各级重大的各种茶事活动,以提高知名度。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据新华网报道,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中国茶产业要消化过剩产能,成功升级转型,度过卖茶难关,同样是必须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提高茶叶品质、优化各类存量,塑造茶叶品牌。那么,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具体应该如何做呢?在谈改革策略之前,谢付亮认为我们必须真正明白茶叶的根本在于品饮,一心一意从五个方面做起,帮助消费者拥有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第一,茶叶产品必须改革,让茶叶回归茶叶,快速合理地降低茶叶之外的成本。虚荣心最终会降低人的幸福指数,依靠虚荣心、面子获得的满足只能是短暂的、肤浅的,只能算作是饮鸩止渴。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都必须看到这一点,让茶叶回归到茶叶,让真正健康的茶叶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口腹之欲”之后,再去谈更多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必须提醒,谢付亮绝不是否认茶叶的“面子功能”或其它功能,但必须拿捏分寸,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改变了茶叶的本质。
尤其是,现在是地球村时代,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个时代,一切都要靠口碑,而口碑的基础是道德,是慎独,是对自己的真正约束,而不是装逼,也不是卖弄。装逼的时候,把消费者当傻逼,最终苦逼的还是整个茶产业。例如,农药残留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真正解决,否则茶产业苦逼的日子还在后面。一定是这样,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你不把消费者当回事,消费者就会抛弃你!缺德等于缺钙,整个茶产业都要引以为戒,缺钙的必须补,从茶农到茶商,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根本,永远不能忘!
第二,茶叶价格和茶文化都必须改革,让价格和文化走向百姓,做立足老百姓的著名“民牌”,而不是高处不胜寒的著名“泯牌”。可口可乐谁都买得起,但可口可乐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4财年净营收为459.98亿美元。这个销售额与中国茶产业的销售额相比,差距一目了然。我们要普及茶叶,让老百姓喝茶,多喝茶,价格回归是一个永远绕不去的“山峰”。主流价格回归了,就能逐步普及;
回归不了,普及就是天方夜谭!
对于茶文化而言,我们要清楚文化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装腔作势的结果。茶文化要的改革就是要“回归”,要促进茶叶消费,不仅要走近消费者,更要走进消费者,深度进入消费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装神弄鬼。谢付亮反对任何形式的神话茶文化,茶文化不可能代替信仰!过去不能,现在不能,未来也不能!若要把茶当做神,那是天大的笑话。如果有些人现在想不通,那么,总有一天会明白过来的,不要着急,慢慢喝茶就会明白。
第三,茶叶销售渠道必须改革,以保障消费者的购买便利。线上线下、电商、O2O等等都是概念,概念本身价值不大,代替不了商业的本质,利用好了才有价值。换言之,销售渠道要彻底“回归”到消费者,而茶商则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渠道,不要盲目追求新概念、新模式,否则必然会邯郸学步,连自己擅长的也丢掉了。例如,无论怎样改变,实体茶叶店永远不会消失,就像电子书不可能完全代替纸质书一样,只是让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
但是,一切的实体茶叶店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审时度势,做适度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因为此,远卓品牌策划公司在卖茶万里行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茶企或茶叶店,先帮助其整合免费资源,梳理并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让消费者立即明白“我们的茶叶品质很好”,同时根据茶叶店的自身状况,帮助其快速提高客户数量,快速提高团队销售能力,然后再帮助其快速提高成交率和客单价,从而促进其销售业绩快速增长、稳步增长!
总之,整个世界正在加速返回“村落时代”,这是大势所趋,中国茶产业同样不能漠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乃至任何一个茶叶公共品牌,只要想在这个产业立足下去,大家都必须及时把握并及早从上述三个角度进行“供给侧改革”。(更多快速实战的品牌观点、销售策略请订阅“点茶成金”微信公众号,可以搜索微信号“dianchachengjin”添加。)
超级链接:茶叶店如何在30天内销售翻番?““卖茶万里行”招募2016年度会员,解决三大问题:第一,帮助其以超低成本快速整合免费资源,梳理并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让优势至少增加100%,确保消费者立即明白“我们的茶叶品质很好”,值得尝一尝;
第二,根据茶叶店的自身状况,帮助茶叶店快速提高客户数量,确保客户数量快速提高100%,同时培训员工,快速提高员工卖茶能力,保障员工稳定和能力增长;
第三,帮助茶叶店快速提高成交率、客单价和续单率,从而促进其销售业绩快速增长100%。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瓶颈问题
茶叶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茶叶生产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3869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茶叶生产连续19年增产增收。与此同时,2003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量与金额都呈现上升态势,出口数量从2003年的26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32.58万吨,出口金额从2003年的3.6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2.47亿美元。
目前,我国茶叶的出口去向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日本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传统主销市场,每年的茶叶出口量达到1.7万吨以上。但我国茶叶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
(一)出口企业多,效益差
据统计,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有392家,其中,出口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90多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6家,2000万美元的企业有8家。由于行业进入标准较低,企业数量很多,并且规模较小,出口多采用低价竞销。虽然茶叶出口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薄利多销,出口利润较低。
(二)贴牌多,品牌少
受实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多数茶叶出口企业市场开发积极性较弱,产品多是贴牌生产,附加值不高,只能获取少量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美国首席营销官协会曾调查公布,品牌厂商的产品毛利率平均为27%,而贴牌厂商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9%。如今,我国茶叶产业产值约为300亿元,而国际著名茶叶品牌“立顿”的产值就达到了230亿元,相当于中国茶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三)散装多,精品少
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以大宗原料茶为主,并且大部分茶叶以散装形式出售,产品多属于中低档,加工简单,科技创新含量不高。随着袋泡茶、速溶茶等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消费者喜爱,我国茶叶企业在产品创新研发与加工制作上投入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目前,全国各类名优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25%左右,大部分茶叶属于初级产品;
而同为世界茶叶出口大国的斯里兰卡,其生产的茶叶约40%是高附加值产品,原料散茶仅占8%左右。
(四)出口绿色壁垒多
2006年5月,日本启动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中涉及茶叶的农药共251种,其中设限农残增加到144种,未设限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限量为0.01ppm)。2000-2012年间,日本对控制食品安全的最重要法规《食品卫生法》进行了多次修改,对进口茶叶采取自主检查、监视检查或命令检查等抽检方式,包括残留农药、添加剂、放射线照射等多个项目。一般情况下,中国出口日本的平均每批次通关时间为4天左右,而当出口产品被实施命令检查时,通关时间则延长至10-20天,甚至更长。这增加了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的壁垒,也让中国农残检测技术面临新的考验。
二、中国茶叶在日本的目标市场分析
(一)日本茶叶消费市场概况
日本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每年消费茶叶量约15万吨,人均茶叶消费量达到1100多克。在日本家庭中,一家之主的年纪越大,绿茶的消费量越高;
同时,年轻人的茶叶消费量较少,尤其是30岁以下人群。
日本茶叶消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冲泡,包括传统泡茶、袋泡茶等;
二是茶饮料,如灌装茶。目前,日本消费的茶叶以绿茶、乌龙茶为主,且随着茶饮料和茶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品种日趋多样化。日本消费的绿茶主要是日本国内生产的,如伊藤园的抹茶、煎茶等,每年的需求增长明显。乌龙茶是中国的特有品种,日本主要是从中国进口乌龙茶,然后加工成茶饮料,乌龙茶在日本茶饮料市场约占20%的份额;
袋泡茶、速溶茶等产品占日本茶叶市场份额16%左右。
(二)日本茶叶消费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近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新生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老龄人口大幅增加。日本总务省2007年曾公布,在人口3000万以上的37个国家中,日本老龄人口比例最大,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老龄化国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特点,需要对日本茶叶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对于20岁至34岁的年轻人,此阶段群体学习或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对于需要花较长时间的饮茶而言,大多不容易接受,再加上日本人口已经进入少子老龄化阶段,此部分群体将只占据小部分市场;
对于35岁至59岁的中年人,该阶段群体大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与综合素质,由于工作时间较长、空闲时间较少,对于快消茶而言,这部分群体将有可能成为目标消费者;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该阶段群体在日本总人口结构中比重较大,大多已退休或者即将退休,拥有大量自由支配时间,经济上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且对于养生观念较为强烈,因此这部分群体将成为主要的目标消费者。
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及日本茶叶消费市场结构,将目标市场定位为35-59岁的中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这两个目标市场。其中,对于35-59岁的目标消费群,由于此阶段群体在日本总人口结构中比重最大,并且普遍工作时间较长,主要以袋泡茶、速溶茶、灌装茶饮料等“便捷”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对于60岁以上的目标消费群,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肥胖、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健康问题,而饮茶有助于改善这些状况,因此主要以保健养生茶进行市场开发。
(三)进入日本市场的渠道
茶产品在日本的销售主要依靠日本当地的分销商,这些分销商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有各类茶叶专卖店和超市。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日本的分销渠道较长且复杂,这主要因为日本的批零企业多且小零售商的比例大,日本松散的零售体系拉长了日本的销售渠道。基于日本市场独特的分销渠道,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可以采取“出口+合作+直营”的模式,以出口为主,积极与日本企业合作,同时辅以茶馆,拓展日本市场。
一方面,对于灌装茶饮料、袋泡茶、茶食品等产品的出口,我国茶叶企业可以与日本当地茶叶公司合作。日本很多茶公司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加工上具有机械化、自动化的优势,并且与日本本土的分销商及重要客户有长期关系,可以更好地赢得订单和进入销售渠道。例如,康师傅与朝日饮料联手,生产和销售灌装茶饮料;
湖北宜昌萧氏茶叶与日本山益公司合作建立茶叶加工项目,将湖北优质茶叶资源与日本先进技术结合,共同开发茶饮料,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成功销往日本市场。
另一方面,针对日本中老年人对茶文化的爱好以及他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通过在日本建立具有东方茶文化特色的茶馆,能够为中国茶叶拓展日本市场提供很好的“走出去”平台。为了降低茶馆国外经营的风险,可以首先考虑在华人较多、经济发达并且对茶文化接纳的城市和地区选址,比如横滨、神户等日本有名的中华街,这些城市都是日本对外开放的港口,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中华街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易于接受外来文化。
三、中国茶叶拓宽日本市场的定位策略
(一) 顾客定位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社会需求。日本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老年人普遍存在“三高”的健康问题,而饮茶在缓解这些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综合市场分析的结果,将目标客户分为35-59岁、60岁以上两大类。与在日本销售茶叶的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中国茶叶产品主要针对日本当地喜欢饮茶养生的群体,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这与日本的老龄化人口结构以及日本悠久的茶道文化相契合。虽然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在日本市场与立顿等跨国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保留自身特色又“入乡随俗”的同时,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进入日本茶叶消费的细分市场,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则有利于提高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
(二) 档次定位
不同档次的商品在品质和价位上有差异,正确合理的档次对于产品营销推广有着重要意义。在日本,普通消费群体对价格比较敏感,在超市购茶的消费者约占70%,选择专卖店的消费者约占10%。据统计,以100g茶叶的价格为例,在超市购买茶叶的消费者中,选择价格200-399日元的人占38%,选择400-699日元的占32%;
而在专卖店,购买高价茶的消费者较多,其中,购买700-799日元的占31%,购买800-999日元的占20%。茶叶企业可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制定茶叶在日本市场的档次及价格策略。对于35-59岁中年人,中国茶叶企业应积极开发袋泡茶、灌装茶饮料等产品,以中档产品形式出口日本,为消费者提供快捷健康的茶产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在日本的中国茶馆可以结合茶叶草本药理特性,出售保健养生茶等优质中国茶,提供泡茶、品茶、购茶的休闲消费场所,满足日本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质量定位
茶叶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发展。随着绿色壁垒的增多,硬品质已成为中国茶叶步入日本中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茶叶企业应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产品“源头追溯”体系,在茶叶收购和加工流程中加强检测,通过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使产品达标。对于袋泡茶、灌装茶等产品的生产制作以及茶食品加工,应注重品质、改进包装。2010年,江苏省昆山市茶叶出口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推行ISO9001认证和HACCP认证,使昆山袋泡茶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
2008年,江西林恩茶叶公司引进了日本茶叶自动清洁化加工设备与技术,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提高了源头掌控的能力,稳定了产品质量。
(四)渠道定位
渠道的本质是茶叶好坏的标准,它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是让消费者放心。日本茶叶市场已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快速消费类市场,我国茶叶企业在开拓日本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市场结构及分销体系。对于灌装茶、袋泡茶等主流产品的出口,茶叶企业可以积极扩大与日本茶企的合作,在引进日本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同时,进行中国茶产品标准渠道品牌的输出,建立“正装好茶”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在扎实内销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外销举措,通过“走出去”经营,拓宽产品销售途径。此外,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还可与日本茶叶协会、茶叶营销机构等进口商组织加强联系,定期联合举办茶论坛、茶年会等活动,拓展出口日本的销售渠道。
(五)文化定位
文化定位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品位,重要的是还可以使品牌更加个性化,独具鲜明特色。日本茶道是在长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逐步形成的。最初,中国唐代的茶煮饮法在日本弘仁年代得到发扬光大,形成了“弘仁茶风”。到南宋时期,中国的制茶法与饮茶法在日本普及开来。再到清朝时期,福建的煎茶法传到了日本,中国紫砂茶具开始在日本盛行使用。直到现在,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仍有较大影响。茶叶不仅是健康饮品,还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如福建乌龙茶于17世纪起源于武夷山,由宋代贡茶龙团演变而来,具有降血脂、抗癌、防衰老等保健价值。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离不开中国茶文化的输出,需要政府扶持、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联合行动,在推广交流中引导国外消费者认知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健康机理,逐渐形成对中国茶的消费潮流。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湖南黑茶在2012年的中国茶市迅速崛起。某些品种10年间升值数百倍,诞于1996年的450克装“茯茶”,10年间,价格从1元/片飙至380元/片。2010年,黑茶作为湖南唯一入选产品,以“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名义进驻世博会联合国馆。
当黑茶正在缔造下个“普洱神话”时,茶企正在竞相角逐“黑茶第一股”。除湖南长沙本地资本之外,新华联、康师傅、维维豆奶也盯上了湖南“黑茶系”。
湖南安化黑茶在逾越云南普洱茶,占全国黑茶市场份额50%后,游资频入、无序竞争也正在考验这匹茶界“黑马”。这个迅速崛起的黑茶“帝国”,是否会重蹈普洱覆辙,在林立的茶企中,黑茶又将会迎来怎样一场市场大战?
黑茶争雄
自浙江“绿洲股份”1993年上市准备落败,至今,在上市公司领域尚无茶企称雄。
据《望东方周刊》了解,湖南长沙、安化本地“黑茶系”茶企正默默竞相规范、审计并引进股权投资,为筹划上市铺路。湖 南茶叶总公司、湖南怡清源茶叶有限公司均在其集团内部成立“上市办”,快速圈地、低调开店,以实现规模效益。
湖南省茶叶协会秘书长伍崇岳向《望东方周刊》介绍,湖南省茶叶总公司是最有可能上市的茶企之一。
该公司也是安化黑茶系重要资源的实际掌控者,有73个茶叶基地,茶叶生产总面积达48. 6万亩。旗下有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沙溪”)和湖南省益阳茶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阳茶厂”),两者均是最具代表性的黑茶企业。
益阳茶厂被称为全国最大的黑茶生产厂,2011年产值为2亿元人民币。湖南省益阳茶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迪军对《望东方周刊》说,过去做“边销茶”产值就2000万元,现在利润就有2000万元。
白沙溪的销售在2011年达到了3个亿,加工量达到了10万担(5000吨左右)。
另外,处于湘北临湘的产茶历史亦由来已久。
该市产茶大户- - -临湘永巨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明德告诉《望东方周刊》,数十年来,临湘黑茶就在边疆受宠,临湘聂市是茶马古道、晋商万里茶路的南方起点之一,该企业正打造黑茶的历史名片。
在长沙,民企“怡清源”也对外宣称:该企业未来5年内力争打造中国黑茶第一品牌,实现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建立连锁专卖店2000家,培育1个上市企业。
湖南黑茶的主要产地是益阳。
“只有在安化本地生产的黑茶才算得上上乘,资源在益阳,不能让外地企业拿到了最大利益。”益阳市茶叶局局长李建国向《望东方周刊》介绍时颇具信心。此前,他率队北上,与几家大型风司洽谈合作,现在资金得以保证,正在加速整合本土黑茶商户,以形成本土集团控股的大型黑茶企业,3年内上市。
“2011年,湖南省共生产黑茶5万吨,实现黑茶综合产值50亿元,”湖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曹文成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该省要建立中国黑茶产业中心,2020年力争湘茶综合产值实现千亿元。
接踵普洱热
湖南黑茶从可考的资料来看,应该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
在安化“永泰福”茶号,现厂房已有180余年历史,是当地最古老的茶叶加工厂之一,本刊记者辗转找到了该茶号的第七代传人李胜夫。
“湖南黑茶从道光年间,延续至今,”李胜夫向本刊介绍,“现在因为饮食结构的变化,黑茶具有降糖降脂、消腻去油效果,加之黑茶储藏时间长,开始被大家看好。”
李胜夫说,新鲜的千两茶有一种“霸气”,涤烦闷,扫腥膻,非凡茶可比。陈年的千两茶醇酽隽永,善饮者将其开卷敞放一段时间,待其“睡醒”再畅饮,有琼浆玉液之妙。在安化等地,相传陈年千两茶对付一般的肠胃毛病,可以说茶到病除,这和益阳民间用老砖茶治腹胀腹痛如出一辙。
2008年,是黑茶发展的重要一年,湖南安化黑茶开始占有全国黑茶市场份额的50%。这匹茶界冲出的“黑马”,引起外界瞩目。
近数十年来,安化一直是全国“边销茶”的定点生产地,每年黑茶产量在5000吨以上,在西北市场上的销售份额约占60%,但“边销茶”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经济效益微薄。
因2007年搭上“普洱热”的顺风车,安化黑茶开始跑步前进。
2010年,湖南省不少黑茶生产企业加班加点生产,有些企业甚至实行“两班倒”,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过去,黑茶经销商先提货、后付款。而自2010年始,黑茶货源紧俏,必须先打款后提货。
在此背景下,湖南黑茶企业产量与产值迅速增长,少见亏损厂家,部分企业利润上涨了近5倍。
2007 年始,湖南安化县政府决定每年拿出1500万元发展安化茶叶生产,恢复传统产品生产,重塑安化中国黑茶产销大县形象。
随后,益阳市成立茶叶局、茶叶协会。
2012年初,安化县茶园面积近20万亩,茶产量是3. 16万吨,产值是34. 6亿元。安化县的茶叶加工企业达70家,其中36家企业被授权使用“安化黑茶”商标。
身价攀升
“边疆那边,可以3日无粮,不可1日无茶。边疆人食用牛羊多,需要饮茶助消化。”原岳阳市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何培金向《望东方周刊》介绍,“湖南黑茶过去专供边疆,现在黑茶逐渐被都市人接受。”
临湘曾有一批黑茶在内蒙古滞销,厂方要求收回,不料被几个广东生意人看上了,他们表示愿意以每块100元收购,其时市场价每块才17元,广东人收购后,又以每块1000元的价格出售。“价格一下子就涨起来了,这价格,也只有他们有办法卖出。”临湘茶企经销商李融丘向本刊介绍这个细节。
随后,黑茶价格走入迷离。
2010年,安化黑茶中的花卷茶产品(千两茶、百两茶)受到市场热捧,产品一度脱销,零售价由官方公布的2万元飙升至3. 8万元;
2010年下半年的一场陈年茶品拍卖会上,一块50年前的湖南黑茶拍出了48万元。
201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上,白沙溪奥运纪念版“千两茶”以200万元的天价被神秘夺走,安化黑茶一时间“出尽风头”。
黑茶销售量价一路攀升,10年升值380倍!凭借耐久保存和越陈越香的特性,在海外和沿海地区的炒家圈子里迅速蔓延。
陈年黑茶不断拍出高价,在中央台《鉴宝》栏目现身的53年天尖(黑茶的一种),炒到200多万元。安化县黄沙坪镇一茶叶世家之传人手中存有一支 1950年生产的“千两茶”,价值已超过10万欧元。
老茶兴起后,曾打入“冷宫”的老茶(陈香茶)重新焕发生机外。一些本准备用于国家储备滞留仓库的黑茶数十年后“枯木逢春 ”,一些炒客甚至远赴边疆,不惜重金从牧民手中收取陈年“黑砖茶”。
游资大手笔
游资炒家也盯上了黑茶。
2010年底,益阳安化县部分中小型黑茶厂2005年前后的陈茶遭遇扫货式收购。
“过来扫货的,主要以广东东莞一带的富商为主。”安化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向本刊介绍。近两年,收购并囤积安化黑茶的人并不罕见,主收陈茶。2011年8月,一名东莞富商带队以考察的名义抵达安化,实则为了黑茶。每一年,他至少两次派人到安化,大量收购陈茶,至今他已经花了2亿元。
一名安化茶商向本刊记者钩沉出黑茶的炒作“路线图”:对陈年老茶进行“扫货式”收购;
控制上游产业链,垄断茶叶生产;
炒作拉抬,从囤积陈年老茶开始,带动新茶价格上涨;
通过拍卖,自买自卖对敲拉高,炒到后期,成品安化黑茶已供不应求,就开始炒“期茶”。炒家精密筹划,有组织地出货,把经销商严格分级,控制其发货,最后炒家放量甩货,套取最大利润。
在茶厂方看来,现在经销商来提货时,都会习惯要求附带一部分陈年黑茶,依靠经销商打开销售网络的厂方,会尽量满足经销商的要求。安化黑茶中的极品- - -千两茶(36. 25公斤)成品出厂价为2000元,茶厂“利润并不多”,市场价格达到3000元,最后到了珠三角,零售价至少翻一番。
“最大的利益被炒茶人拿去了。”上述政府工作人员说。
“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们不赞成炒作,不赞成把茶叶拿去收藏,健康饮用才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湖南省益阳茶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迪军说。
“我们湖南黑茶要吸取早年游资炒作普洱茶的教训,”益阳茶叶局局长李建国说,“不能重蹈覆辙。”
李建国介绍,2007年5月,曾被爆炒至天价高位的普洱茶终于折戟,曾经600万元一公斤的茶王身价跌到10多万元,而源头的鲜茶,更是每公斤不到一元钱,茶农们干脆不采茶叶了,任其荒芜;
同样受到冲击的还有茶厂,整个云南省原来3000多家普洱茶厂家锐减,到2011年只有几十家在生产,多家新建的标准化茶厂闲置。
喧嚣的背后
“黑茶系”酝酿IPO是否已经万事俱备?益阳市茶叶局局长李建国介绍,安化黑茶品牌经营的一大症结是相对独立、分散。很多茶企把传统的产品改个包装改个名称,再套上品牌就高调宣传出售,扰乱了整个黑茶市场的发展秩序,造成了恶意竞争。
本刊记者了解到,湖南黑茶虽已拥有白沙溪、黑美人等地域性品牌,但缺少大型龙头茶企带动,茶叶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另外黑茶原料提供也存在问题。
“砖茶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临湘市聂市镇曾经有过万亩茶园,现在整个临湘市才几百亩。”何培金也表示对这个产业的担忧。
黑茶同时还存有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以安化为例,生产高峰时,全县各乡镇成规模的茶叶加工厂200多家,加上各村小型的加工厂,将近千家,可以说村村有茶叶加工厂。同时,非定点厂家间无序竞争,在生产区内争抢原料,在销区降价倾销,给行业造成了混乱局面。
在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不得不依靠外省原料来完成生产。
由于安化黑茶市场前景看好,假冒伪劣和冒牌黑茶对“安化黑茶”原产地品牌的破坏性很大。
2011年,“湘源天”安化黑茶因涉嫌稀土超标被停售,经查,安化县茶业协会从未授权安化湘源天茶厂使用“安化黑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湘源天”生产的所谓“安化黑茶”为假冒伪劣产品。
在茶市,本刊记者也发现湖南黑茶生产商为了扩大销售,还没有规范的营销模式。厂家的产品价格,一般由商自行而定,没有形成统一销售价,产品种类重复,同一种产品的价格差异大。
比如白沙溪同一款建厂70年限量发行的纪念版礼盒,在长沙高桥的批发门市店看到其售价为1200元,在长沙王府井步行街专卖店的售价为1680元,在星级酒店销售点的售价则为2680元,撇开三个地方的销售环境和成本不说,价格差过大,难免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商家及品牌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