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儿童时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社会中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社会群体共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育儿心得【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1篇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表征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儿童时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社会中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无疑不能经历这个过程,这些行为模式的学习场所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从向父母学习演化为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转变对于父母与老师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是情感和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1.1性格方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不能感受到本应拥有的疼爱和呵护,使得儿童变得内向孤僻;
其二,情绪情感方面。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他们试图避免与他人交流,变得孤独、冷漠,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待自己与他人,不能体谅他人的情感,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思想;
其三,人际交往方面。父母的远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们开始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抱有排斥的心理,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2.1隔代监护,儿童的教养问题令人堪忧:隔代父母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父母由于外出打工,隔代教养代替了亲子教养。其一,从教养的环境来看,儿童的教养环境发生了骤然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如有些儿童总是与父母说一些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在他们心里,这些话只能说给父母听。由此,很多儿童渐渐的变得沉默寡言;
其二,从教养的方式来看,隔代父母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水平较低,在面对儿童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时,往往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或者是棍棒相加的行为,导致儿童在放任与专制的两极之间徘徊;
其三,从教养的关系来看,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儿童可以在跟父母接触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儿童与隔代父母只是种依附关系,儿童不会完全的信任隔代父母,甚至会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
2.2寄养教育,儿童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差:留守儿童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父母外出在外,儿童的监护人因父母的外出发生变更,原有的双亲教育模式演化为单亲教育模式或者寄养教育模式[2]。在单亲教育中,由于儿童只能获得一方父母的疼爱与教育,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偏差,有些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爱,变的男性化或女性化,心理上存在着自卑的倾向,感觉自己不如其他的儿童;
在寄养教育中,儿童由于进入新的家庭环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有些儿童长时间无法适应寄养的家庭环境,变得不爱说话,行为孤僻。由于教养环境的骤变,儿童变得越来越孤独。在孤独初期,儿童表现为言语较少,喜欢单独行动,但随着这种孤独的逐步加深,儿童逐渐表现出情绪不稳定、遇事退缩、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儿童的孤独感,导致儿童自暴自弃,形成自杀倾向。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引导策略
3.1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再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泰然处之,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首先,政府方面。政府要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保证留守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
其次,学校方面。学校的工作人员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及时的解决各种问题;
最后,家庭方面。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父母要定期回家陪伴儿童,了解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倾听儿童的心里话,为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提出一些建议。综上所述,政府、学校与家庭要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促进留守儿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2促进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排解: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的不断积压会让留守儿童变得暴躁、焦虑,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社会与学校要积极的为留守儿童提供方法与途径,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情绪。其一,社会方面。社会的关怀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当我们用亲人的身份去关心、呵护留守儿童时,会让留守儿童从心理上转变原有的消极情绪,这种用爱心感化留守儿童的方法已经成为众多社会人士关心留守儿童的基本方式;
其二,学校方面。当留守儿童持有不良情绪时,他们在学校中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可能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行为,如课堂中大吵大闹。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要采取温和的教育态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主动地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儿童的内在想法和内心世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3构架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父母的缺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缺少父母的长期陪伴造成的。由此可见,父母是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搭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的构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只有大家携起手来,一起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他们才能在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4结论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2篇
一、引言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其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将其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多数与自己的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与其上一辈亲属,或者父母亲的其他亲属、朋友一起生活。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过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超过2200万。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与留守儿童离多聚少,平均每个留守儿童每隔4-5月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造成了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甚少,远远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由于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隐患,绝大部分表现出行为孤僻、自卑懦弱、情感冷漠、内心封闭、缺乏爱心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甚至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冲动易怒、脾气暴躁,时常会将一些无端的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超过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逾三成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相对同等条件下普通孩子的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与父母分离,严重缺失父母的关爱,尽管有些是由祖父母或亲朋监护,但他们毕竟无法代替父母的角色,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沟通交流,性格变得内向。
2、自卑心理。儿童大多具有攀比的心理,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留守儿童夫人父母不在身边,就如同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与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些甚至会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3、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留守儿童感到空落,时常会感到孤独,进而产生躁动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4、怨恨父母的心理。有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认为父母将自己遗弃给他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父爱、母爱,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逐渐疏远父母,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结构,见表1,可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 隔代监护。
即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留守儿童的方式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相对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1、因血缘、亲缘关系,监护人多会用溺爱的方式进行管教。较多地给予物质和生活上的满足,以及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给予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2、监护者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大,思想观念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有明显的“代沟”,互相难以沟通。据调查,隔代照料的祖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见表2,因此他们往往以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要求留守儿童,思想观念过于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做事不拘一格,寻求刺激和创新,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很难被孙辈接受。此外,老人年龄大,健康状况欠佳,精力不足,再加上有的老人同时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承担监护教育的责任。
(二)上代监护。
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伯、叔、姑、舅、姨等亲属或他人监护。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的孩子,监护人在监管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因此,上代监护也多属于放任型和物质型的管教方式,极易造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萌生寄人篱下的感觉,进而形成孤僻、胆小、内向的性格。
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教育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学习状况一般。由于在留守期间这些孩子多数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重养轻教,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自觉性较低,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2、情感世界和心理封闭。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时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情感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差错时也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例如自暴自弃,感情脆弱,悲观消极,缺乏自信,焦虑自闭等等。
3、道德行为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分辨不清事物是非与好坏,不能客观正确的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负面情绪的影响,极易养成一些不端行为。例如:说谎,说脏话,叛逆,盗窃等。
4、外出父母的一些负面观念的影响。那些下苦力挣钱而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多的打工父母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于是对留守的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读不好就去打工赚钱”的观念在留守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到钱的打工父母,则认为是自己命运不好,怨天尤人,对留守在家中的子女的不闻不问。使留守儿童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幼小的心灵从此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
5、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亲情饥渴”现象。
亲情的抚慰与关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身的变化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倾诉的渠道,有亲人的安慰。但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很难维系亲情,沟通思想或倾听烦恼,很难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爱。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无法见面,以致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容貌,更谈不上亲情。
6、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受到意外伤害。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还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更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和侵害。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早出晚归上学,他们的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表1 留守儿童家庭类型结构
表2 隔代照料的祖父母受教育程度 %
三、建议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留守儿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发展和教育问题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优点和缺陷,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认识。,留守作为一种特殊经历,的确对留守儿童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希望社会、学校和家庭尽可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他们真正从心理上获得大家庭的温暖。
1、加强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教师应该在感情上关爱他们,心理上疏导他们,学习上引导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与他们多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烦恼和困难。学校要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并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注重培养他们乐观开朗、乐群合群的情绪情感,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
2、教育监管部门应将心理咨询室引进农村中小学,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并在课内外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学校、监护人、父母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并作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留守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3、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可以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班,向留守儿童监护人讲授新的教育观念 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知识,用形象生动的事例告诉他们应如何教育孩子。也可做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讲座,提高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使他们真正肩负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责。
4、完善托管中心机制。一些留守儿童聚集的省区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及成长教育问题,设立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但实际上,托管中心这一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仍然存在许多弊端。托管中心中的工作人员培训、食宿条件、教育环境等软硬件建设应该实事求是,真正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着想。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发展;
亲子关系
一、关于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父母在外务工后,讲子女留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现在的儿童大多都是这种监护方式。二是寄养型监护。父母外出务工后,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者邻居来看管。三是以大带小,自我监护的型。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以大带小或者独立生活。
而据生态系统发展观,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儿童不但在其中进行着社会化,而且,还以家庭为基地,与外面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儿童得到了发展。但在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中,以上的这些的监护类型,只是给留守儿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而在精神上,心灵和环境上缺少得当的照顾和安慰。从而使得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和成熟。
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现状
首先是人际关系敏感,由于亲情的缺乏,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由于缺少来自父母亲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这种缺失导致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存在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的不合群,不愿一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独自闭;
46.6%的表示别人教务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
其次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悲痛,延误,焦虑,忧郁等情绪,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年幼时就离开了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很多留守儿童表示非常想念父母,一旦谈及父母就表现的非常焦虑,悲恸不已,泣不成声;
有的儿童则是长期跟着祖辈的人生活,导致他们已经对父母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
有的儿童甚至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再次是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的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后则是大多数留守儿童价值观的扭曲。在外打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自己子女的身边,对自己子女的思想程度可想而知,而他们最关心的则是留在家里的孩子能否吃的好,穿的好,因而一些父母由于不能给予自己的儿女全面照顾而心生内疚,于是采取“物质+金钱+放任教育”的方式进行补偿,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溺爱。结果就是一些留守儿童的零用钱的数量不断增加,使用的自由度不断扩大,逐渐养成了奢侈浪费,摆阔气,互相攀比等陋习,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与此同时,社会上“拜金”思想逐渐抬头,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缺少正确的辨别意识,产生了厌学情绪,把人生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打工挣钱,认为进去是万能的,热衷于吃喝玩乐,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首先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麦肯侬在有关早期儿童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情感建立的时间较短,而之后又缺乏频繁的练习,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
还有,就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把子女的学业定位太低,只限于九年义务教育,而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
其次是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儿童的管教,由于父母不在身体,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则是有一定的监护人来进行照顾,这些监护人其中可能有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亲戚邻居或者自己的哥哥姐姐。祖辈对留守儿童的抚养,通常都是用他们老一辈的思想来进行照顾和教育,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
而由邻居,亲戚或者哥哥姐姐来进行抚养的儿童,他们通常不管,不敢管,没办法管,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可以,这种方法的采用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最后导致不良问题。
四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出的建议
首先建立完善的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的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教师,也是长期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发展。我认为,为了留守儿童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建议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家庭,父母要常与子女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良好的感情。
其次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监护人,提高监护人本身的素质。我认为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具备一下的素质:
1.能够发现儿童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知道;
2.要经常与儿童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3.端正儿童的三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4.能够正确的对待儿童的教育,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不是不敢管,管不了,最后放任不管;
5.祖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老师,使其获得个别化教育。
最后,是希望父母双方可以留下一人照顾子女,或者双亲外出务工把子女带在身边,虽然这种做法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权衡利弊之下,也不失为有效的解决办法,至少父母在身边,儿童会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作用不可或缺。可现实环境和生活压力让家长们做出了无奈的选择:为扭转家庭的经济困局,只有外出闯一闯,眼前的利益与孩子们长远的发展产生了冲突,出现了家庭教育的真空。背井离乡的家长们该怎样正确传达你们的关爱,让孩子在家里健健康康地成长的确需要深思,这一问题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师保国,申继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心理发展教育,2007年出版
[2]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06年出版.
[3]俞大维,李旭.儿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国儿童中的初步运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出版。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个性与社会化;
独立自主;
习惯
一、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又是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发挥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根据美国学者鲍姆令德的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中最为科学的是权威型。这种教养方式的显著特点是严格且民主。父母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恰当的目标,并且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尊重和理解孩子,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社会成熟度较高,学业成绩也比较好。
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应根据孩子的变化进行调整。随着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日益增加,父母应给与孩子更多自主决策的权利。
二、幼儿个性与社会化的发展特点
幼儿在出生时就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随着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的个性逐渐形成。我们每一个个体要想在一定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接受社会对我们的角色要求与角色期待,学会采取理性的、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规范行动,逐步适应社会。而父母在教会儿童掌握社会规范、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的塑造与养成。
幼儿时期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自我评价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因此父母对孩子行为结果的反馈水平与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在幼儿的自我情绪的发展方面,自尊是最重要的情绪体验。以往研究发现,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形成高自尊。在幼儿期,儿童会对成人的个性品质进行效仿,这种现象称为认同。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是地位较高的、具有权威性的、有能力的、聪明或漂亮的人。幼儿主要是对父母、教师、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或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是在“观察学习”中获得社会经验的,即自己不亲身体验而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的。因此,作为被孩子高度认同的父母,他们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无疑起着“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育影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塑造与行为规范的习得。
三、做最具智慧的父母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时期的重要任务,因为这将影响儿童小学阶段及以后的学习。幼儿时期,儿童随着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在父母的指导下参与社会生活。随着儿童独立性的增强,儿童又表现出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希望处处体现自由意志的发展特点,他们开始反抗父母,希望通过自身行动实现自我价值。父母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
1.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父母要始终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值得被倾听。父母不要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强势心态,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指挥。父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愿意沟通的对象,充分尊重孩子,体会孩子的内心,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及时适当的反应和反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父母在孩子探索成长的过程中应当扮演“社会脚手架”的角色,对孩子的活动进行指导性参与,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给孩子选择、尝试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并适时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让孩子成为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
2.良好的家教是尊重天性,培养习惯
父母应同孩子共同成长,要富有同理心,不要以成人的是非标准来衡量孩子行为的对错。父母要体度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找到引起孩子行为的内在原因,用最合理的、孩子愿意接受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三岁之前养成的习惯大多是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父母先优化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毫不在意自己的言是否正当,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幼儿对父母的认同感会导致对父母行为的效仿,如果父母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孩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3.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呵护
“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这句歌词充分显现了幼儿对父母的爱的需求。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周遭环境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缺乏安全感和渴望得到关注的孩子会以不良的行为表现试图得到大人的关注,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父母要经常拥抱孩子,亲吻孩子,通过这些外显的夸张的行为让孩子真实感受到安全和幸福。经常被父母拥抱的孩子因为有安全感,从小就很有自信,对不良情绪的抵抗能力也较强,会更好的与他人合作与适应社会。
4.学会利用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中介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5篇
(一)对象的缺失:不管儿童的父母
这类家庭教育表现为两种:一是父母无心管,祖辈全包。二是幼儿园全管。主要原因是父母缺乏教育的主动性。觉得一没有时间和精力,二是觉得反正有幼儿园老师管,我可以少管,太忙了就可以不管。这样教育呈脱离状态,造成了一个孩子两个样:孩子在父母和祖辈面前两个样;
孩子在园五天和在家两天两个样。儿童的良好习惯难以形成,教育呈反复状态。
(二)观念的缺失:随意管的父母
这类家庭教育表现为:随心所欲,缺乏学习,凭自己的陈旧经验教育儿童。而新教育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的新父母,这样随意管的父母存在观念的缺失。
1.把教育看成“我”而非“儿童”
从教育的角度看,父母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判断与孩子有关的一切,使得与孩子之间的误解越来越多。这样容易导致儿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变得迟钝或懒惰,进而阻碍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2.把教育看成“样板房”工程
从教育的目的看,父母容易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他们把自己当作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以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儿童应该以他们理想中的形象为样板来塑造。这样忽略了儿童的精神生活。
(三)行为的缺失:“模式化”管的父母
这类家庭教育表现为:一些父母用“模式化”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模式化”体现在家长的语言、行为呈现出一种自我的思维定势,要求或高,规矩或多,不是按照儿童的个体特点进行引导,而是按照自己认定的某种模式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现象:如成人习惯把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对比,比特长、比成绩、比效果。成为“不甘示弱”“争强好胜”的家长,强迫孩子上很多不感兴趣的特长班、学习班,以致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给孩子的期望过高,压力过大,要求过急,让孩子喘着气在人生成长的路上疲惫地“奔跑”,心灵受到压抑。
(一)阅读起航,父母拿“上岗执照”
孙云晓谈到了合格家长需要具备五个要素:一是现代的教育观念;
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是健康的心理;
四是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做父母需要有“上岗执照”,提升自身的素质。从阅读教育专家的经验开始,如玛利亚・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孙云晓等中外教育专家的书籍,从中学会透视儿童的行动方式,做懂家庭教育的家长。
(二)环境浸润,促儿童自然天性的形成
家庭要给儿童提供一个能使他自由发展的环境。玛利亚・蒙台梭利谈到,儿童只有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即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我们要将环境中不利于儿童成长的障碍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个环境至少有:活动的环境,让儿童尽情地运动;
劳动的环境,培养孩子自己劳动的习惯;
阅读的环境,让孩子喜欢阅读。
另外,成人是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儿童独立活动的障碍,也不应该代替儿童去做那些能使儿童迈向成熟的事情。
家长要注重观察,而不是指挥。家长要在儿童自然的活动中学会观察,通过观察努力认识儿童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了解儿童行为的动机。
家长要仔细斟酌自己在儿童面前所讲的每一句话。成人的嘴唇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喷泉,让源源不断的充满爱与智慧的语言娓娓道来,润泽儿童的心灵。
家长要尊重儿童的人格个性,与儿童平和相处,不能因为是小孩,就轻视。孩子再小也是独立有思想的人,应该受到尊重。
(三)协调的爱,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协调的爱体现在以身作则上。许建国专家说到:家庭教育是课堂,父母言行是课本,家族情调是文化,子女的发展趋势是父母的成绩单。懒惰的父母怎么可能让孩子变得勤快起来?说脏话的父母怎么可能让孩子彬彬有礼?家长自己做不到的先,先别让孩子去做。
协调的爱体现在家庭和谐上。父母关系和谐,弹奏出来的家庭乐曲是优美的,不和谐的家弹奏出的就是噪音。试问:在长期吵闹、不管不理、冷漠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灵会有安全感、温暖感、幸福感吗?这种状态下他又怎么成长呢?
协调的爱体现在统一的态度上。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态度要统一。现在的家庭很多是“父母+祖辈+孩子”的家庭结构。祖辈无原则的溺爱,成了孩子逃避管教的保护伞。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总是有祖辈护着,这让想管的父母左右为难。针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是要学习,用自己科学的教育理念去告之祖辈们正确做法背后的原因,讲明溺爱孩子的严重后果:溺爱使孩子从小学会以自我为中心、骄横、自私、发生冲突就暴跳如雷。孩子逐渐被培育成“懒惰虫”“危险品”。溺爱表面上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是在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性。其次,父母要坚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要爸爸严厉妈妈放纵,一个管一个护,或是家长心情好的时候是“晴天”,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阴天”。此外,父母要坚持教育的坚持性,一个好习惯要几个月才初步形成,所以,教育贵在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协调的爱体现在放手上。儿童是有力量的。灵感、个性在大人不在场的时候,会焕发力量。而家庭中成人的几把“大伞”把孩子围得密密实实。这样,在处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谈何力量?所以,父母必要的不闻不问对孩子是很有帮助的。家长要少对孩子说“不行”“不能”“不要”,而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去动手,探索周围世界的奇妙、有趣。孩子最终要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培养孩子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所以,给孩子一对自由飞翔的“翅膀”,对家庭教育而言是很重要的。
协调的爱体现在有效的陪伴上。特别是父母的陪伴对孩子非常重要。现在的父母很忙,但再忙也一定要用心陪伴孩子。孩子玩玩具,父母在一旁玩电脑这不是陪伴。有效陪伴,是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聊上一会儿的知心话,了解孩子的心事;
或是一起花上十分钟阅读一本有趣的故事;
或是陪着孩子一起种植小植物,讨论生命成长的奥秘。父母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与孩子是否心心相通。
推荐访问:育儿 父母 心得 父母育儿心得【五篇】 父母育儿心得(精选5篇) 父母育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