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是关于整个计算机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导论课程心得【五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导论课程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导论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72-02
计算机导论是关于整个计算机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要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概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好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各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建立学科框架基础。
一 高职高专计算机导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包括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具有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集中的特点。而对于高职高专类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由于学制短(通常是2~3年)、学时有限,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作用认识不够,有的是学过就忘,认为本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帮助不大;
另外,有的学生觉得内容太多理论性又太强,学习起来没有兴趣;
还有的认为难度太大,学不懂。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自我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出现很大的障碍。
二 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改革建议
1.教学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内容不适宜
目前在教学中对计算机导论的定位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将导论的学习等同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操作初步),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日常的Windows操作、打字及Office办公软件就够了,而对于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较多、学生缺乏兴趣就讲得很少甚至不讲。显然,这种定位降低了教学要求,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旨相去甚远,当然也就完不成导论课的重要任务。另一种是将导论课设计成一门纯理论课,理论教学过于复杂,使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师所讲的众多计算机理论内容。这种情况下,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花很大的力气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做详细的讲解,但由于面对的是大学新生,这种教学效果往往不好。由于课时的限制,每堂课都组织得非常紧张,新的名词、概念、理论过多,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打击了学生日后学习的信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导致教学内容难把握
由于现在的院校基本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这就导致入学的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其一,在入校前,存在家庭经济条件、对电脑接触时间长短等差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本身就很喜欢电脑,从而选择了该专业,因此这部分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很高;
有部分学生对电脑没有多大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由于家长的决定才被迫选择了该专业;
有部分学生对电脑毫无兴趣,甚至讨厌电脑;
还有部分学生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无所谓兴趣。其二,由于地域城乡教学水平的差异,很多地区的高中甚至初中和小学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有的甚至还学习了一些软件编程的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而一些农村来的学生,基本上没碰过电脑,这给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改革依据
上海市每年都组织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简称计算机一级),旨在检测和评估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考试时间一般固定在11月份,学生处于大二第一学期前半学期。考试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使用、多媒体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安排很难覆盖到考试要求的所有内容,这就造成计算机专业学生一级考试的通过率还不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计算机导论课内容恰好能涵盖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时间上刚好在计算机一级考试之前。笔者就组织了课题组老师进行多次讨论,看能不能将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内容完全融合到计算机导论课中。这样既可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考核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是否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作为检验该课程的学习成果。
计算机导论课应该能够使学生学到相应的一些实用技术而不完全是枯燥的概念介绍。实用技能的学习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其最感兴趣的。但在内容选择上,应该是最基本的,在学习、生活中又是最需要的,使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因此,本课程总体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将知识点的介绍融入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并结合上海市一级考试的考点要求,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4.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改革方案
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的设计充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将实践教学明确放在重要的位置,更好地体现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通过拓宽知识面和强化理论性教育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体设计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按学习情景(学习项目)的教学顺序描述教学内容,按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说明学习目的和要求,特别要突出能力要求。具体方案如上表所示。
三 结束语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好把握,本文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不高的现象,主要讨论了上海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在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和体系设计上的改革方案。整个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具体的知识点融合到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同时将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也纳入到计算机导论的课程考核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龙.计算机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计算机导论课程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思维导图;
图形学理论教学;
图形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106-02
一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对数学理论有一定要求,往往体现为公式推导、演化等形式,同时也涉及算法设计及其代码实现。而传统计算机图形学教学重点一般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课程实践所占比例较低。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若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则不仅不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图形系统概述;
二维图形生成和变换技术;
三维图形生成和变换技术;
真实感图形生成技术;
计算机动画技术与实践。该课程入门阶段需要的数学知识主要涉及代数、三角学和线性代数,数学原理与图形的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占据了一定比重。
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目标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主要强调图形学知识、概念的系统性与整体性,重点是概念解释与原理讲解,体现为大量的公式推导。
未进入图形学教学前,学生们对该课程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该课程主要讲述游戏开发。另一类认为是艺术设计。实际上,在本科阶段开设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通常立足于计算机图形学科的入门,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解与掌握基本的图形绘制原理及其实现算法,能进行基本图形的程序设计。由此,学习内容的枯燥、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的巨大落差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课程的深入而有所下降。
2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实验的设置
计算机图形学的实验内容主要集中于基本图形算法的实现,需要学生运用高级程序语言进行编程,然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此类高级程序设计课程,往往以基本知识、程序设计、数据组织三方面为主要内容,一般不涉及图形库编程接口(API)。这导致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时,需要针对授课学生原先所学的高级程序语言,补充对应的图形库编程知识,这使得实际的有效实验学时被缩减,而且增大了学生实现算法的难度,以至于进一步加剧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二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与目标
我们在大学本科的第7个学期开设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并将其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门课程,两门课程单独核算成绩。其中理论课为32学时,2.0学分;
实验课为16学时,0.5学分。在理论课程完成后开始实验课程,计算机图形学的实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对理论课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与验证,而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深化。由此,需要合理选择理论课教学内容,以完成与实验课程的衔接。同时,设计合适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提升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质量。
1 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在快速的发展着,与之相适应,图形学课程的教学也发生着变化。现阶段,在计算机图形学教学中主要有3种教学体系,大致分为:理论为主、编程为主、问题为主。其中,理论为主是传统的教学体系,强调对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公式推导为主要呈现方式,国内外此类教材有Floey的《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及实践――C语言描述(原书第2版)》,孙家广的《计算机图形学》等。编程为主的教学体系侧重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种典型的图形学API,以图形学使用者的角度讲授计算机图形学所需的理论与概念,去除非必需的数学原理与公式推导。国内外此类教材有Donald的《计算机图形学(第四版)》,徐文鹏的《计算机图形学基础(OpenGL版)》等。问题为主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着重于培养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知识建立与用户交流的能力,从而实现问题的图形化建模并解决问题。相应的教学内容既涵盖了图形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也涉及了实现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图形学工具,然而重点在于介绍如何使用计算机图形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结果展示,Steve Cunningham的《计算机图形学》是此类教学体系的典型教材。此类问题为主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在美国兴起。
在我们的本科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前期课程的设置与掌握情况,采用了结合OpenGL实现算法的编程为主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既要保证计算机图形学基本概念、理论的完整讲述,也为后续的实践课程做铺垫,有针对性地介绍图形支撑软件,使学生在掌握图形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实践,保持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思维导图优化图形学教学的实践应用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它作为模拟放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能激发大脑的潜力。在人获得信息后,进入大脑的信息以新的思想中心与其他信息建立关联,形成向外发散的网状结构。此后,每一个发散出的节点,又将作为新的中心,再次发散形成新连接。
3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传统教学中的实践一般使用C++来实现相关算法,实现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完成。实践教学的本意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完善与提高,为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稳衔接,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OpenGL作为图形算法接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若干实验项目。
计算机导论课程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28-02
计算机导论课通常被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既能全面了解计算机本科专业的知识点结构,又能激发对本专业基础理论技能与学科前沿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对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导论课程授课效果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一、教学内容取舍
首先开展计算机操作与应用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以课堂实践训练的方式,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拆装机实验,获取对CPU、内存、晶振、主板等直观认知。要求学生上机实际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字处理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及网络配置(IP配置、Internet选项配置等)、收发Email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初步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然后开展计算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1,2]。教学内容围绕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分为“软”、“硬”两个方面展开。“软”方向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硬”方向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等。最后开展计算机学科专业兴趣培养教学。开展自主移动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计算机学科前沿理论与热点技术的教学,同时引入飞思卡尔智能车、电脑鼠走迷宫以及Robocup机器人足球等学科竞赛赛事的介绍[3]。目的是拓展学生对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微电子等)理论前沿、技术与应用热点的认知,丰富知识结构,开拓学科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计算机导论”课程共计36个课堂内教学学时。三方面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分别分配8、20与8个课堂内学时。除课堂教学外,针对三方面教学内容,布置足够的课外实践与科技文献综述等课外作业,达到补充课堂教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资料搜集归纳整理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设计
1.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教学主要是为了照顾对计算机缺少直接接触的学生。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地区,进入大学之前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直接使用过计算机。开展基本操作技能与拆装机实践教学,使他们尽快熟悉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组成,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此部分教学实践内容在计算机中心机房开展。拆装机实验课堂内教学安排4个学时,教师拆装机为学生作演示讲解;
之后安排课外拆装机实践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拆装机实践报告,具体到包括CPU、晶振等核心芯片在内的硬件详细列表。另安排课堂内4个学时,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字处理以及Internet设置等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
2.核心课程知识点教学。第二部分核心课程的教学是核心,也是教学开展的难点。之所以是“核心”,各课程知识点构成计算机专业整个知识系统,均为主干课程。之所以是“难点”,难在核心课程内容繁多分散,而课时有限,难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些内容“串”起来,一方面使得各门核心课程重要知识点无遗漏,并且不失系统,另一方面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启发调动学生学习本专业各核心课程的积极性。教学实践活动中,围绕“存储程序”主线,课程知识点抓大放小,重点阐述各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注重培养激励学习积极性。实践中此部分教学内容围绕“存储程序原理”这一主线展开。存储程序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计算机是计算的机器”出发,引出“算什么”“怎么算”这一直观问题。进而引出数据的表示即编码问题,以及数据的存储、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的传输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存什么”、“存在哪里”、“如何存”、“如何取”以及“如何传输”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存储程序原理”决定了写程序与运行程序是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主要方式,“软”方向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这一课程就是要解决如何写程序的问题。讲述该课程时,重点讲述任意程序设计语言共性的必需的词法、语法等基本要素,以及必需的编译过程。而算法与数据结构这一课程中之所以出现众多的表、树、图等概念以及搜索排序算法,就是要解决对数据如何高效组织这一问题。在数据高效组织与管理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设计并研制高效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正是建立在多个任务管理块、资源管理块构成的链表基础上,操作系统任务生成消亡调入调出效率受搜索排序算法效率制约。
而对于“硬”方向课程核心内容的组织讲述,同样围绕“存储程序原理”这一主线开展。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一课程,围绕程序存储与程序运行需求,阐述存储器、集成运算器与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时钟(晶振)等作为计算机基本构成的必要性与工作原理。进而针对“存储位”“存取控制”与输入/输出,阐述数字电路中“锁存器与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以及模拟电路中“运算放大器”“RC振荡电路”等的必要性与基本概念。
3.兴趣培养教学。“软”与“硬”两方向核心课程知识点教学最后统一到兴趣培养教学内容上。结合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引入了自主移动机器人、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以Robocup足球机器人与日本本田公司的阿西莫(ASIMO)机器人为例,通过图片与视频演示,启发学生思考基于核心课程中要求的基本原理,以及程序设计、电路设计以及人工智能等基本方法,如何使得机器人能自主行走甚至奔跑、上下楼梯,能听会说,能相互间竞争与合作等。进一步,结合任课教师部分科研成果,演示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自动语音识别与图像跟踪的移动小车系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
4.学习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生动的图片视频演示回归到核心课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讨论中。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了解为什么必须学习各核心课程以及各课程的要点内容,理解并掌握学习各核心课程要点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回答的学生,给予期末成绩加分奖励。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IEEE/IET、Springer以及ACM等中英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对课堂布置的计算机理论热点与前沿技术关键词进行检索、归纳总结,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考核。
三、教学效果
持续跟踪接受该计算机导论课程授课的近两届学生,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及后续核心课程的课堂出勤率、期终考试成绩及格率与优秀良好率、以及报名参与各学科竞赛的学生比例均有明显提高,表明该课程授课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四、结语
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地位与内容具有特殊要求。兼顾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教学,突出核心课程关键知识点讲授,并注重通过引入学科理论热点与前沿技术的演示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能力,跟踪效果表明该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学方法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学们在后续每门核心课程的学习中,不仅具有较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迅速把握该课程的要点。
参考文献:
[1]张铭,李文新,陈徐宗,等.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课程改革进展[J].计算机教育,2009,(5):7-11.
[2]杨俊.关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1-112.
[3]刘淼,张汛涞,汤茂斌.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4):23-25.
计算机导论课程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学习动机 高校学生
一、前言
动机理论作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需要深入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有教学的场域存在,我们就必须面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与总体特点,并以此为基点改进教学内容与形式。就目前而言,国内学术界关于学习动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动机理论流派的梳理、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综合分析、高校专业类分与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国内外学习动机理论的实践性发展等方面。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学生学习动机亦日渐受到重视。然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高校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动机讨论甚少,这不仅影响了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进度,同时也使得众多关于课程改革与学生创造力提升的讨论显得缺乏深度。为此,本文将结合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具体情况,分析高校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的几种面相,以期对我们改进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二、高校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总体特征分析
(一)学习动机理论简述
学习动机是心理学动机理论流派下的一个重要方面,意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根据个体特征,学习动机牵涉因素甚广,与学生个人兴趣、需要、态度、期待、价值观、外来鼓励、志向水平、学习后果等几大方面关系密切。其中,我们可以根据内因与外因来将这几大关联因素进行总体归类。
因个体差异性的广泛存在,学习动机也是处于一种多样化的发展状态。众多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有侧重的研究,逐渐形成强化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几大学习动机理论流派。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学习动机的全面有效分析,有助于我们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相长的难题。
(二)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特点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高校扩招时期。学生人数的持续提升,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进行高校教学的改革,注重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充分分析,方能制定出更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
学习动机理论作为我们深入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我们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寻求教学改革突破的研究重点。根据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年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其年龄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随着自身心智水平的提升,自我约束力和行为规范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模式及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又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规划做出更明确的判断与坚持。这种自我约束力的增强与学习环境的复杂化,构成了高校学生学习心理上的更趋多样化。
(三)高校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分析
计算机课程作为全国高校最为普遍的公共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高校子弟。以往讨论高校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时,主要关注计算机课程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及学校、教师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若干途径。结合学习动机理论与计算机课程具体情况进行的深入分析甚少。
众所周知,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尽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意识到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性,但在对待计算机课程学习上显现的动机却呈现的同质性、浅层次和被动性的特征。
所谓的同质性是指,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其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与目标定位都较为统一,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学习获得计算机水平资格证书,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能。
与同质性密切相关的,就是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需求上的浅层次性。具体而言就是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层面,主要包括:掌握一定的硬件、软件知识;
学会运用office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
学会运
网络资源查找资料等方面。
而导致以上学习动机特征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习动机的被动性。如前所述,学习动机受到内外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高校计算机作为公共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进行讲授。但大部分高校在大一时安排了较多的课时量,这导致初入大学的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从而直接导致实用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沦为一门被动应付的必修课程。
三、高校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提升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对高校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只有有效促进高校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的提升,方能促使计算机课程教学取得更大成功。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真实动机与具体难题。只有从学生自身具体情况出发,我们所做的所有改进才会是有的放矢。
(二)对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与授课时间进行调整。众所周知,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模式化,是限制课程个性化与实践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学团队有必要根据学校特点进行校本资源开发,将实践融入与理论的教授中,强调学生体验式教学,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将计算机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进行授课,在高年级学生中加强计算机技能的实践培训。
(三)广泛参考其他公共课程的教学经验,开展课外体验活动。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真实案例,方能从外部环境上促使学生学习动机的自我优化,从而克服同质性、浅层次与被动性的学习动机状态。
综上所述,良好学习动机的培育与维持,是高校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核心环节。高校计算机课程作为实践性最强的基础公共课程之一,需要从课程资源调配到授课形式及时间调整等方面去维持、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动机,从而帮助高校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获取更多有效学习技能。
参考文献:
[1]骆国锋.高校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机的浅析[j].才智2011.32.
[2]张学秀.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之因素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3]方斌.浅谈如何引发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动机[j].成才与就业2008.17.
计算机导论课程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
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