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8篇

时间:2022-11-05 09:45:05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8篇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1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2

  阔别一年后,在20**年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 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1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奇迹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2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

  2 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3

  阔别一年后,在20**年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 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 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 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3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

  2 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4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5

  阔别一年后,在20**年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 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1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奇迹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2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

  2 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3

  阔别一年后,在20**年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 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 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 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6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奇迹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7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奇迹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篇8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推荐访问:新课程 心得 优秀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经典优秀范文8篇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优质课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新教材培训心得 政治新高考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高中政治课的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新课标培训心得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 高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心得